5.12四川大地震
5.12四川大地震

这一刻,我们诠释了国家精神···

     历史的创痛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自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难降临以来,所有的中国人都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悲情,多少人每天都被那些来自灾区的照片所震撼、所感动。灾难给我们留下的难以忘怀的印记,灾难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个国家所应具有的国家精神:尊重、爱、善、法治、平等……
【尊重】 【善】 【爱】 【平等】 【法治】

下一刻,我们能否将爱进行到底···

     灾难没有结束,灾后重建亦是更大的挑战。重建并不仅仅意味着重新修起楼房,重新铺平公路,物质的援助可以帮助家园的重建,而心理的救援才能抚平心灵的创伤。面对二者,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
扶持 【监管】 【民生】 【心理】 【责任感】

 
 
 
 
 
哀悼日在中国史无前例地确立,国旗,为芸芸众生而降;汽笛,为遇难同胞而鸣。[详细][举国哀悼]
对遗体的尊重既是对死难者的告慰,亦是对生者的抚慰。[生命虽逝 尊严仍存]
 
几十万人迅速集结到四川,形一股成了不容忽视的力量。这是一次公民志愿服务意识在灾难面前的空前高涨。[详细][民间组织联合救助][志愿者在行动][全国驴友在行动][国际救援队首次赴华]
 
以个人形式捐赠的款物,几乎到了举国捐款救灾的程度。这些数字背后,是超越国界和阶层的人道之爱。[详细][139名灾区伤残儿童获资助][今天,我们如何做慈善?][众明星携手搜狐倡议捐助地震灾区]
 
以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形式发布地方灾后恢复重建文件,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显示出我国的法制具备应对重大突发灾难的能力,让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到每个民众的心中。[详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在救援者的眼里,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他们绝不会因为你是官员而额外施救,也不会因为你是平民而置之不理。[详细][十万大军奔赴灾区:向人民子弟兵敬礼][手术台就是战场:白衣天使在人间]

 
 
 
 
社会力量必须积极的参与到灾后重建中去,才能够令灾区社会走上全方位重建的健全道路上来。[详细][昔日唐山已从苦难中重生]
 
要想保障救灾款物用到实处,还需要监督形式发挥作用,尤其是要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详细][外媒关注中国铁腕预防赈灾腐败]
 
“国情之变”只是救灾举措之“变”的拉动因素之一,而非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是以人为本理念。[详细][总理,我们知道您在]
 
如果说物质的救援是第一时间所需的话,心理干预和救助就是灾区重建的第一步,也是需要持续进行的工作。[详细][灾后心理重建]
 
此次民间救灾的自发、自觉,和与政府统一部署之间的有效互动,都有力证明中国公众的公民意识正在觉醒。[详细][北川学生日记][勇气和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