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公路乱象在全国各地都存在。政令的不畅通与有法不依的问题在地方的泛滥,究其根本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财政之间的矛盾。实行分税制后,中央财政拿70%,地方拿30%。地方政府从财政出钱,或通过融资修路。修路后,为弥补财政的不足,只能在路自己身上去找补…

转发至: 搜狐微博 白社会 人人 开心网 豆瓣

公路乱收费只是地方生财的方法之一
为财政变本加厉,滋生出系列乱象
财权上移工作下移,地方政府负担增加
所以官商勾结,我行我素
两级财政博弈使百姓生活成本增加
除了批评现象本身,更应看到背后的实质
 
公路乱收费只是地方生财的方法之一

公路乱收费只是地方生财的方法之一

--为财政变本加厉,滋生出系列乱象

  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的绝招之一。从农民手中收地,然后转卖给开发商,这样土地出让金一下就充盈了地方的钱包。但是同时,这种高地价就被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以至于开发商在调控的重压下,希望房产税能够补贴地方财政,从而降低地价…[详细]

银行中介齐上阵

  地方政府在资金缺口压力之下,各部门可能会更多求助于预算外收入的支撑,“存款中介”孕育而生。部分银行高息揽储,当地银行直接隶属于地方政府管理,地方监管部门为财政资金来源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就是金融失序…[详细]

各种成本终被转嫁

  其实地方政府为了财政颇动了一番脑筋,公路乱收费、土地财政、高息揽储等等只是种种情况的冰山一角。地方根据情况不断寻找财源,所以各种成本最终被转嫁到了交通参与者、普通消费者身上。而地方财政本身,则利用这些操作恢复了元气。

 财权上移工作下移,地方政府负担增加

--所以官商勾结,我行我素

财权上移工作下移,地方政府负担增加
  有学者提出,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最大贡献是用市场力量理顺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企业的两个关系;但是在现阶段,应该重新定位分税制的作用。一方面,各级地方官员追求GDP政绩;另一方面,财权重心不断上移、事权重心不断下移,从而形成了目前基层财政困难及土地财政的格局。[详细]
算外资金成救命稻草

  即然计划内财政不足以支撑总财政开支,所以地方政府便竭力寻求将预算外和非预算资金作为其财政增长重点。对于非预算资金,上级政府则常常连具体的数量也不清楚。如此这样,才有了种种的官商勾结乱收费的乱象。[详细]

地方财政支持力量不足,捉襟见肘

  发展建设在推进,地方财政因为缺乏支持力量不足,难免出现捉襟见肘。于是,就出现了上述的种种情况。最终,最简单、最方便的选择便是一些巧立名目、乱收费的行为,种种成本被分摊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并且从客观上助长了物价上涨等等。

两级财政博弈使百姓生活成本增加

两级财政博弈使百姓生活成本增加

--除了批评现象本身,更应看到背后的实质

  一方面是全国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却是地方政府的债台越堆越高,而百姓的生活成本因乱收费而增加。两者之间的反差,恰恰显示了当前财政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不匹配的问题,有媒体称现在这个皮球被踢回了中央的脚下…[详细]

批评,并关注问题背后的实质

  新华社曾经连发六篇社论,批评土地财政及高地价高房价。文章着重在批评“土地财政”本身,而对于引起土地财政的两级财政博弈、地方财政支配问题虽有所提及,但没有放在重点上。对于这个问题,批评现象的同时更应该把握其实质。[详细]

  近年来,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兴起可以说即是两级财政矛盾的一个注脚。一方面地方财政四处开源,导致公路乱收费等现象失控;另一方面,国家的政令被打折扣,导致一些意图在地方施行时未达预期。如果要根除类似公路乱收费等问题,需要先从财政入手,对于根源进行清理。


  更多>>
2011.2.15 2011.2.14 2011.2.12 2011.2.11 2011.2.10
民间卫士坚守滇池 科技评奖后需要后续监督 把法治精神和公民意识留在春天里 失败后沉沦,坚持着走下去 英国驻华使馆澄清谣言
2011.1.31 2011.1.30 2011.1.28 2011.1.27 2011.1.26
回家,挡不住的温暖需求 爱李娜,因为她讲神话 平时有啥不能说的年会上说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标准去吧 英国王室何以获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