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耍花招让美国将由其托管的钓鱼岛的行政权,通过不正当方式划给日本。这一行径违反《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因而激起海内外华人的一致抗议,当时中国政府就进行了强烈谴责。从1971年美国纽约华人兴起保钓运动以来,全球各种形式的华人保钓组织纷纷成立,在高潮时曾达200余个,全球华人的保钓运动渐成燎原之势。
1971年保钓运动在纽约发起,全球华人保钓渐成燎原之势
台湾保钓38年风雨兼程:力争每年登上钓鱼岛一次
“台湾保钓领袖黄锡麟15次登岛台湾“中华保钓协会”:自1970年美国宣布将琉球群岛“归还”日本之后,台湾民间的保钓运动已经走过38年的风雨历程。1971年,台大学生发起保钓大游行,当时的台大学生马英九,是活动组织者之一。保钓人士黄锡麟表示,台湾民间经历八次保钓行动。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特别是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李登辉的亲日立场和陈水扁的不作为,让保钓人士们备受打压。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民间团体“中华保钓协会”也获准成立,是近四十年来第一个向“内政部”申请立案的保钓运动团体。马英九赠题词“和衷共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惠赠题词“保疆护国”,让保钓人士倍受鼓舞。“力争每年登上钓鱼岛一次”也成为中华保钓协会的目标。
黄锡麟先后赴钓鱼岛15次:让五星红旗飘扬 黄锡麟已经先后赴钓鱼岛15次。2012年7月3日深夜,黄锡麟一行9人搭乘租借来的“全家福”号渔船,由新北市深澳渔港悄然出海。一路颠簸,4日清晨驶入钓鱼岛海域。8点多,情况危急,“全家福”号被数艘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大型舰艇迫近、包围,就在大家束手无助的时候,台湾“海巡署”的舰艇赶到了,强力阻挡日船派员登船,化解险情。“我们的船体被日本舰艇擦伤,仍向前顶啊顶,最近距离钓鱼岛只有10公尺。我拿出一面五星红旗,奋力让其在风中飘扬。”【详细】
香港保钓人士亦关注二战历史问题 1996年陈毓祥游泳登岛遇难
1996年香港保钓勇士陈毓祥遇难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1996年日本外相池田行彦访问香港时,公然宣称钓鱼台岛是日本固有的领土,引起了香港民众的极大愤慨。加之日本不愿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中国内地、香港民众所造成的伤害道歉、赔偿,所以香港人士自发成立了志愿团体——保钓行动委员会委员会。委员会现有30名成员,最多时达100多人。除钓鱼岛外,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也关注很多二战历史问题,如慰安妇、731部队、南京大屠杀、香港沦陷等问题,从而演变成一个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组织。
陈毓祥跳海游泳登岛不幸遇难 尸首盖五星红旗返港 1996年8月18日,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上竖立起一块画有太阳旗的牌子,引起中国人的愤怒。9月26日,香港“保钓号”抗议船驶抵钓鱼岛海域时遭日本巡逻艇拦截,香港区事顾问陈毓祥为显示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以游水上钓鱼岛的方式宣示主权,期间因海面风浪太大,以及脚部被绳索缠住不幸溺亡。陈毓祥遇溺死亡后,其尸首盖以中国五星红旗,经台湾运返香港。前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会长童增亲题的挽联写道:“壮志成仁,全球华人悼烈士;丹心保钓,秋风冷月吊忠魂。”【详细】
大陆保钓运动发起较晚后程发力:童增:梦想钓鱼岛上放风筝
古籍证明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大陆: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
1996年9月8日童增、李定国等17位民间人士在北京发表声明,宣布成立“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2003年6月23日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联合众多爱国网站,在网上募集资金,出海保钓。冯锦华、张立昆等人从浙江玉环县出海保钓,此举开创中国大陆保钓人士出海保钓之先河。2004年3月24日,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组织了第四次出海。此次行动获得巨大成功,七名中国公民成功登上钓鱼岛。2004年11月,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在中国香港正式注册。
。
童增:梦想钓鱼岛上放风筝 中国对日民间索赔奠基人 孩提时代酷爱放风筝的童增说,1996年中国民间保卫钓鱼岛运动掀起高潮,当时他曾有一梦:在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神圣领土的钓鱼岛上放飞风筝。1991年3月,正是童增以《中国要求日本受害赔偿刻不容缓》一纸“万言书”,首次提出了对日索赔的观点:中国政府有权利放弃“战争赔偿”,中国人则有权利向日本政府讨还“战争受害赔偿”。童增提起陈毓祥遇难这段往事,眼角依然湿润。“从1996年参与保钓行动以来,我非常了解保钓人士的动机,他们的行动和言论都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任何功利行为。如果真要图名图利,哗众取宠,也犯不着冒这个险。”【详细】
保钓日趋艰难:壮士老矣 筹资艰难 民间力量对抗日本政府
全球华人民间保钓40年,成果丰硕,但困难也不少。人员老化,资金匮乏,用民间力量与日本政府和军方对抗,毕竟处于弱势。台湾保钓领袖黄锡麟说:我们最大的困难还是在资金方面。在人才方面,经过多年培训,我们保钓核心人士大多有了船员身份。但我们没有资金就没有船只可供使用,保钓行动因此也无法密集持续开展。
1,年龄逐渐老化,保钓人数越来越少
保钓运动40年异常艰辛保钓运动目前在年龄构成上涵盖了老中青三个层次。职业构成上有白领阶层、学者、退伍军人,还有一些离退休干部、律师、学生、农民、工人等等,涵盖社会各个阶层。但情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黄锡麟说,在台湾岛内,早期的保钓悍将渐渐老去、凋零,保钓人数越来越少。“保钓运动经历了近四十年。当初热血澎湃的青年,至今多数白发苍苍,更有些朋友已因壮志未酬,含恨而去。”老保钓人士花俊雄寄望新生力量接过担子,“最终还是期冀‘保钓’的力量能够薪火相传”。
2,两岸三地合作存在技术等困难
保钓人士不求名不求利 2003年6月和10月,大陆和香港、台湾的保钓人士两次联合出海。2004年3月,大陆7名民间保钓志愿者成功登岛。应该说民间保钓活动两岸三地的合作正在逐步加强。但由于三地各自的情况不同,对待保钓的态度也有差别,合作还存在技术、渠道等方面的困难。在短期内,因为特殊的政治现实,两岸官方合作保钓比较难实现。从长期来看,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若想真正确保拥有钓鱼岛的权益,共同维护中国的主权,两岸加强合作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3,资金筹措困难 捐款杯水车薪难解燃眉之急
保钓在年轻人一代相对淡化黄锡麟在采访时表示,最大的困难还是在资金方面。在人才方面,经过多年培训,保钓核心人士大多有了船员身份,但没有资金就没有船只可供使用,保钓行动因此也无法密集持续开展。以7月4日这次为例,租船的预付金是200万新台币,大陆方面募得7万人民币,在台湾筹得8万新台币,远远不够,只好暂时借钱,解一时之急。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主席陈妙德2010年曾表示,由于人们对“保钓”活动的关注度下降,令该会难以筹集捐款,导致资金紧张,甚至决定于出售手中的抗议船。
4,日本阻挠,中国政府参与度有限
保钓人士不求名不求利 日本官方对中国民间保钓活动百般阻挠。日本海岸警卫队曾誓言要阻挠民间保钓人士接近钓鱼岛,并且宣称,“每年365天,每天24个小时”都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逻,一定将阻止“外来船只”靠近。郑浩认为,如果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这种民间推动的方式,终究不会见到大的效果,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但是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似乎要得到政府正面的支持是相当困难的。
保钓不能光靠民间力量,壮士老去,谁来薪火相传?
日本政府对保钓人士严阵以待。民间保钓力量只靠自己十分单薄,他们希望能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取得理解和支持。但有时候情况不能令人满意。学者称,政府对民间保钓,哪怕只是假装的,也要有所“劝阻”,原因之一是在对日外交中还需要维持必要的面子。但这一点在当前的民间保钓热情中,并不为多数人理解。不止如此,中国民间保钓与政府维护主权工作之间,与社会公众之间,不要说相辅相成,就连配合也是极为生疏的。2003年从大陆出海的首次保钓行动,在半途才向船长说明目的。
黄锡麟:其实与我们民间保钓人士来讲的话,以中国大陆来讲,他本身对于保钓的这些人士不放心,比如说从大陆出去有那么多的保钓人士,毕竟是中日之间的一个仇恨,那么久的仇恨,如果今天放这些保钓人士,一放出去到钓鱼台,万一在海上有一些冲突或者失控的时候,那这个后果我不想是谁要来出处理,是中国政府还是台湾当局政府来处理,所以说中国政府他本身也是蛮节制,就是希望民间的保钓人士不要出去,对他而言是减低到最低,但是对我们民间保钓人士来讲,是一种很大的一个挫折感。
日本政府和一些政治活动家对钓鱼岛的行动称得上积极主动,因而其公众只需以募捐“买岛”等形式后援即可,而中国保钓力量毕竟来自大陆和港、澳、台四地,大陆官方虽然也加强了维权行动力度,但不仅处在没有实际控制岛屿的不利地位,对保钓组织的社会活动尺度也踌躇再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