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好友分析三种可能死因 疑受到日右翼分子恐吓
《南京大屠杀》作者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自杀身亡
中新网11月16日电 据世界日报报道,以撰写“南京大屠杀”史料知名的华裔作家张纯如(Iris Chang)疑似自杀离世已经六天,她的丈夫道格拉斯努力地用他计算机工程师的冷静和理智回忆爱妻的一言一行,但是有很多时候,37岁的他说著说著就要哽咽──尤其是提到他和张纯如两岁的儿子克利斯多福的时候。
道格拉斯说,克利斯多福年纪那么小,但是他知道妈妈身体不好,妈妈病了,所以爸爸妈妈把他送到伊利诺州的奶奶家。奶奶服务于幼稚园廿多年后退休,这些个月把小孙子照顾的很好,“但是,没有,我们没有告诉他…,”道格拉斯的泪水涌上来,他说:“等他大一点,我会带他到妈妈坟上去。”
搬到北圣荷西这户连栋屋的边间已四年,之前夫妻俩住在桑尼维尔,有时会到洛斯阿图靠近圣安东尼牧场那一代去爬山,真没想到才36岁风华正茂的张纯如会选择以枪结束生命,而且就要安息在牧场旁的Gate of Haven公墓。
张纯如在死前的三更半夜,一个人开著车往洛斯阿图的山边开去,最后在9日上午九点多把车停在一家叫“猫”的餐厅附近,吞枪自尽。道格拉斯说,那一带是两人五年前考虑要搬去买屋居住的所在。
餐厅以Cats命名,道格拉斯想到妻子原是个爱猫人,“我和她初相识,她才20岁,却有一只已经13岁的猫,那只叫塔希的猫从她7岁就养起,是只活了廿多岁的长寿猫!”道格拉斯沉浸在往日时光,他说张纯如在两人的母校伊利诺大学原本是读计算机,伊利诺州大的电机系是全美知名的好,张家都是读科学的人,所以张纯如也走上理工的路。
象是张纯如的父亲张绍进,1959年从台湾物理系毕业。那时台大物理是甲组第一志愿,张绍进高中读的新店文山高中毫不以升学知名,但张绍进考到当年的甲组状元。张纯如的妈妈张盈盈是台大农化系毕业。后来张绍进到普林斯顿大学读硕士,张纯如就是在那儿出生的。张绍进与张盈盈后来双双在哈佛大学拿到博士,继之应聘到伊利诺大学,两老退休后,于两年前孙子出生时,搬来住在张纯如一家人的附近。
张纯如恐怕是家人和亲戚中第一个离开理工路的。廿岁那时,放著只花了三年,马上到手的计算机学位,她决定改走新闻的路,因为从小就爱写作。她能力高强,没有延迟毕业,就顺利完成新闻系的学位,在芝加哥当了一年记者,就往东岸走,到约翰霍普京斯读硕士,然后展开写书的生涯。
她曾经那么悠游于调查研究写作的生活。道格拉斯说,妻子写作的前六年,显得无忧无虑,她先完成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的传记,然后著手南京大屠杀题材,出书之后,声名鹊起,演讲邀约多了,她想保有私生活,选择较为隐遁下来。
他们搬到离思科科技很近的新家,道格拉斯上班近,张纯如每天“上班”就是从卧房走到书房。“Rape of Nanking会是以后大家记得Iris Chang的一本书,”道格拉斯说,这本书以后,卖逾40万册,并且很多人找上张纯如,给她故事,希望她把故事写出来,“她擅于保存整理史料,她有好多题材等著她去写…”想到爱妻毅然抛下的人生,道格拉斯哭了。
“墓碑上会写著:Iris Chang,摰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家,人权斗士,我们会选一张纯如的照片镶嵌在碑上,以后克利斯多福可以看到妈妈的面容。”道格拉斯又哽咽,他说,张纯如第三本书“华裔在美国”的封底有她的一张相片,大家都说那照片好有精神,好美,葬礼上可能就选用这张图,好像她仍兴致盎然回眸人间。
■延伸阅读:
临死遗言:张纯如临死遗言:曾认真生活 为写作真诚奉献过
新闻晚报 以《南京大屠杀》一书揭露日军在华暴行而闻名世界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9日被路人发现用手枪在加州洛斯盖多自杀于汽车内,年仅36岁。张纯如的其他作品包括《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和《美国的华人:一部叙述史》,都获得好评。她在自杀前留给家人的纸条中写道:“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
张纯如自杀事件在美国华人社区引起强烈震撼,各种媒体11日都在醒目位置刊出了她的照片和生平。与她有多年交往的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发言人丁元表示,张纯如有很强烈的正义感,她在主流社会中树立了华裔的良好形象......[全文]
■人物档案:
出身书香门第的女作家
眼眸明亮慧黠、长发披肩、身材高挑的张纯如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是从大陆移居台湾的著名报人,父母是早年的台湾留学生。其父当年是台大物理系“状元”,被保送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取得博士学位以后应聘到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任物理学教授,1988年发表的专著《量子场论》在美国理论物理学术界颇有影响。张纯如的母亲一直从事生物化学的研究工作,曾经义务担任过3年中文学校校长,现在老夫妻俩都已经退休,在加州与子女们共享天伦之乐。
张纯如出生于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在伊利诺斯州的大学城长大,毕业于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新闻系,曾任职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一直在专职写作。她与NBA体育明星“东方小巨人”姚明、著名钢琴家郎朗被誉为当下最引人瞩目的三位美国华裔青年。
转自搜狐
■新闻链接:
《南京大屠杀》把真相还给世界
居住在芝加哥的张纯如说,从小就听父母提及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幸运的是,张纯如的祖父母当年在日军攻陷南京之前,就带着全家辗转逃难到台湾。但一路上目睹日军杀虐同胞的惨况,使两位老人时隔几十年,至今仍觉历历在目,因此经常向她父亲忆述当年。她的父母也在她很小的时候,把祖父母的经历转述给她听,令她印象非常深刻。
她说她还记得他们说,围绕南京的长江当时几乎被尸体堵塞得水泄不通,河水也几乎被血染得鲜红。但是,她在美国的图书馆里却一直找不到比较完整的相关资料。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二战中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的南京大屠杀,于是她用两年的时间着手研究和写作《南京大屠杀》。此书一出版,连续14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之一,目前已第12次印刷,售出约10万本。她本人也因此被中国大陆的《华声月报》评为“1998年10大华人新闻人物”。她的创作经历为美国家喻户晓的《读者文摘》所介绍,并成为其封面人物。
对于不少不愿正视历史的日本人而言,张纯如的书无疑是“公然挑衅”。1998年,日本驻美大使指责张纯如“误导公众”,由此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虽然《南京大屠杀》一书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但该书没有能够进入日本市场。张纯如2001年在接受路透社采访的时候说:“我认为这是日本出版业的右翼分子在阻挠我的书在日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