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唐山地震亲历者:哀悼日里不能忘却的痛(组图)

孙启亮
孙启亮

  孙启亮: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做70年都不为过

  孙启亮,42岁,唐山人,地震亲历者,现任唐山惠泽心理咨询中心校长,是唐山第一批专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专家,在震后心理救援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汶川地震后,他赶赴北京,跟北京的专家研究灾后心理医疗的办法。

  采访孙启亮时,他刚结束和一个求助者的电话,对方是一个唐山地震亲历者,在看了电视上关于汶川地震连续不断的报道后,这名求助者梦到了32年前的一幕,心里十分痛苦。

孙启亮在电话中向对方承诺,尽早去他家里治疗。 “地震已经成了唐山人的心病,尽管已经过去了32年。”他放下电话对记者说,这几天类似这样的电话很多,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做70年都不为过,他引述恩师的话说。孙启亮本人就是一名唐山地震亲历者,那时他只有10岁:“天崩地裂,电闪雷鸣,仿佛到了世界末日”。幸运的是,他和他的全家都活了下来,但这依然无法抹去他心中的恐惧,直到第二天解放军的到来,“看到解放军的那一瞬间,就意味着有救了,觉得心里踏实了,那个时候解放军就是神,国家就是唐山人心理最大的依靠。”孙启亮说。

  “地震结束后,灾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木头、砖瓦、水泥等,这些曾经伤害过他们的建筑材料深感到畏惧,几家住在一个帐篷里,用铁丝或者塑料布搭起简易棚。后来政府组织大家重建家园,用砖瓦搭建了很多平房,但是很多人还是不敢搬回去住,过了两年,这种简易棚才逐渐消失。”孙启胜说,也许外地人会觉得唐山的建筑高度普遍不高,但唐山人是用了好多年才接受这种高建筑物的,在唐山中心城区之外的地方,许多80年代盖的楼只有两层,即使是这种两层楼,也得在党员干部的带领示范下,人们才逐渐敢搬进去住。以前人们不把这个事情当成什么重要的事儿,现在许多唐山人也会拿这些事儿说笑,以现在的标准看,这些都是灾后心理疾病的一些表现。

  心理疾病并没有随着灾难的结束而结束,在唐山震后10年的时候,这个城市基本已经复建到震前的水平,但人心理上的创伤仍在继续,比如孩子早恋早婚的特别多,妇女普遍的生育年龄也较早,“人们没有安全感”,孙启亮说,今年来他这里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33岁到37岁的患者一下子变得特别多,而症状也大同小异,大多都有强烈的不信任感,不安全感,偏执、喜欢怀疑和猜测, “唐山地震时,他们都在5岁以下,5岁以下的孩子人格没有成熟,需要格外多的专业的心理引导。”孙自己解释他近年遇到的情况,也给汶川地震的心理救援提出自己的意见。

  还有一些情况,看起来跟心理疾病无关,但孙说都是唐山大地震的后遗症,比如唐山人对吃的超乎寻常的重视,他说,一年到头,饭店永远是唐山最热闹的地方之一,通过这种现象,会了解那些劫后余生者的心态:活在当下,享受在当下,而对未来则缺乏憧憬,活着,已然很好。每个外出的唐山人都会被外地人要求讲那个关于地震的故事,三十多年,“地震”已成为唐山特殊的标志。一个对地震完全不知情的90后女生曾告诉记者,她出去坐火车旅行,人家听说她是唐山人,马上要她讲他们家的悲惨故事,“我舅舅没的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别人才能不说这事儿啊,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老是说啊说,有时候还流泪,好烦,还不敢表现出来。” 经过32年,地震给唐山人造成的伤口已经愈合,从外观看,已经看不到任何地震的痕迹,但是伤疤依稀可见。 每年的清明节、7月28日,农历的十月初一,唐山的街头上推满了烧给亲人们的纸。“在我们国家,传统节日是人们跟已故亲人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对缓解心理压力起着很大的作用。三十多年来,唐山人对这个三个日子都十分的重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春蕾)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