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柯 |
吴柯和他的同事在IEEE微波理论和技术协会(MTT-S)行政会议(AdCom)的酒会上 |
吴柯在实验室 |
“行者”吴柯
文/段风华
生命宛如一次旅行,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吴柯从他的家乡江苏溧阳出发,走过六朝古都南京,走过法国、瑞士、德国、加拿大、美国、新加坡、日本、意大利、比利时、突尼斯……足迹辗转于除南极以外的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位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之间穿行的行者并不是旅行家,而是一位做学问的科学家。
要做就做第一
出生刚刚8个多月,吴柯就被父母送到了乡下外公外婆家。
|
在这样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里,童年时吴柯的生活是随性而自在的。他儿时的玩伴大多是比他大的孩子,小伙伴们陆续上学了,一位小学老师看见吴柯常常来找刚上学的小朋友,便友善地对他说:“你也可以上小学啊……”没想到,年龄最小的吴柯却成了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有一次考试没考好,只得了第二名,老师说:“你不能考第二……”
“一定要做第一”的概念或许就是那个时候在吴柯的心里扎根发芽的。在他现在看来,所谓“一定要做第一”指的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仅源于对学习和研究感兴趣,还要归因于他从小就培养起来的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从小学开始,他不仅对学习着迷,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曾担任中学地震测报小组组长,学校黑板报的主编等。
吴柯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波及其工程应用。电磁波是人类素未谋面、却始终如影相随的一位“朋友”。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发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小到玩具和微波炉,大到信息技术、医学工程、导弹和太空研究,都可以找到电磁波的应用踪迹。吴柯的研究方向涉及工业、农业、通信、国防、医学等多个领域,如混合和单片集成电路及天线,用于解决导波问题的新型场理论和设计模型,行波光电器件和加载光纤射频系统,高频智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我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跟在别人后面做研究,读博士、搞科研,一定要创新,而且不仅是在理论上创新,更要在实践中创新。”如今,吴柯拥有50多项发明和创造,已发表论文600多篇,还出版和编著了14本书或其中的部分章节,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做了约260个特邀报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率先提出了平面与非平面波导集成化——基片集成电路(SIC)的全新概念。由于基片集成电路首次将电子和光子技术进行了完美的统一,实际上,它将成为新一代高频和光电子电路和系统的主流技术。他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人员广泛引用。除此之外,他的学生和博士后研究员已遍布世界各地,其中有不少已在当地成为微波和光电子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突出的成就为吴柯赢得了多项国际大奖,其中包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的青年科学家奖,亚太微波奖,为纪念蒙特利尔大学建校125周年所颁发的首次杰出研究成就奖,2004年IEEE加拿大芬森登奖章等等。
2001年,吴柯入选为国际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院士;2002年,39岁的吴柯成为加拿大历史上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同年,他成为全球IEEE MTT-S杰出青年工程师奖的首位获得者——这个奖项是通过提名方式评选,首位获得者实际上是全世界范围内40岁以下射频和微波领域中的最佳学者;2005年,他又入选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吴柯说:“国外对于院士头衔并没有看得那么重,加拿大皇家科学院每年有几百个提名者,而且提名3年内有效,但每年入选的院士却寥寥无几。这些被提名者个个都是专家,所以竞争还是很激烈的。能成为最年轻的院士,也和我从事的研究有关。对我来说,荣誉都是过去的事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