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两会3月3日至13日召开,搜狐网在此期间特别推出
“2009年全国两会系列访谈”,将邀请高端人物、知名代表、委员、基层代表委员等做客搜狐网,就民众关心的两会热点,解读经济危机下的外交决策,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3月7日下午,搜狐网联合华龙网,特邀前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将做客搜狐网,畅谈经济危机下的外交决策、中法关系以及个人经历。
主持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说到底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两国青年相互了解,两国关系就一定能发展得更好。厦门商人蔡铭超拍得兽首却不付款,您觉得他是爱国行为,还是会伤害中法两国人的感情,是不信守承诺的行为?毕竟法国人对中国人总体不太了解,印象也不太好。
吴建民:我想这个问题要放在两国的发展过程当中来看,外交过去就是政治外交、政府外交。可是随着世界的进步,参与国际关系的行为体系当中,政府、公司、媒体、个人也参与,对个人他当然是有自己的看法,国家从国家的角度来考虑,而个人他就是从他自己的个人考虑,这个道理中国人都懂。我们从鸦片战争之后一百多年被别人踩在脚底下,有很多东西被抢走了,这些东西当然要被收回来。我在常驻法国期间,一些文物被西方国家抢走的应当归还,提出这个要求,凡是被抢过去的东西,人民都有感情。如果全世界举行公民投票的话,主张归还回来的肯定占多数,这是一个我觉得要考虑问题的一面。
另外一面,这个问题的形成它是一个半世纪形成的,而且问题不可能短期内得到解决。中国流失在海外的文物是多少?有的说可能是上千万件。这个问题不可能很快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所以我想,个人的一些行为和做法,大家可能有这样和那样不同的看法,可以争论,但最后以哪种做法对国家、民族,对世界更有利,这个我们是可以取的,而不是狭隘的看法。
主持人:我们知道中法关系在走入僵局之后,其实很大的根本原因就是法国人并不了解中国,对中国人印象不好,蔡铭超拍得兽首而不付款的的一种行为,被媒体放大以后是否更会让法国人对中国人产生负面影响?
吴建民:法国人也有很多种意见,不能一概而论。法国也并不是都赞成抢中国的东西,不是这样的。我看到也有一些法国人主张说把中国的东西归还给中国。你刚才讲到法国人对中国的文化不太了解,但我在法国五年期间,我感觉法国人还是比较尊重中华的文化。你到法国人家里去做客,凡是有一点身份的,他一定要看几件中国的文物,一个屏风,或者一幅画,或者一个瓷器,他对这些东西都是很尊重,很赞赏中华文化,这是肯定的。当然你说对中国可能有很多的误解,那也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有一点,从法国人这个民族来讲,他们是很喜好中国文化的民族。
|
![]() |
![]() |
![]() |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