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险些被“赶出”第一排
本报特派记者亲历温总理记者会“抢座大战”
昨天早上的北京,下起了雨夹雪。10点,温总理在3楼的金色大厅举行记者招待会。大会堂外银装素裹,招待会会场,暖意融融。温总理亲切的笑容和睿智的答复,引来记者们阵阵掌声和笑声,记者们忘掉排队时的辛苦,跟总理相约“明年再见”!
风雪中排了3小时队
昨天早上6点40分,记者便匆匆赶往人民大会堂。手握编号为0976的白色请柬,内心抑制不住激动。7点10分,当记者赶到人民大会堂东门时,远远就看到一条长龙蜿蜒到百米开外,这些手持“长枪短炮”的媒体同行,冒着风雪在门外已等候多时。道琼斯金融通讯社记者郭文君没有带伞,头发、衣服上挂满雪花,白色运动鞋也被雪水浸湿了。“出门时才发现下雪了,可是我怕折回去取伞,会耽误占座,只好冒雪赶来了。没想到雪下这么大,不过要是能占到好位子,跟总理离得近点,也就值了。”
进场后占到发布厅左区第三排的香港文汇报记者冯尧,4点40分就来到大会堂前。“我以为自己是第一个到大会堂排队的,没想到还有比我更早的。”他说的这位更早的记者,就是坐在记者身边的羊城晚报政文中心记者王普。“我4点35分就来了,在风雪里排了3小时才进场。可是我包里装的东西太多,安检时间稍长了点,加上年纪大了,跑得慢,被几个年轻记者追上来。”当得知记者是7点多才来排队,仍然跟他占到差不多的位置时,这位老记者直叹:“我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看来回去之后要练跑步了。”
撒贝宁差点被“撵走”
僧多粥少,“抢座风波”不时上演。10点才开始的发布会,在记者进场十几分钟后,也就是7点45分左右,座位基本没有空的了,记者估算了一下,大约七百个。大大小小的摄像机,也卡好了位,将会场“三面包围”,身边的“长枪短炮”也见缝插针地拥有了一席之地。记者占好座后环顾四周发现,衣服、背包、钱包、书、采访本、报纸、照相机、电脑……占座的物品五花八门。不过很快,工作人员就宣布:“拿物品占座无效!只要没人,座位就可以坐。”得益于这条“占座规则”,一些晚来的记者捡了便宜,抢到那些被“没收”的座位。
不过,这条“占座规则”也让许多占到座位的记者惴惴不安。他们不满足于在座位上无所事事,又时刻担心座位被“没收”,于是记者在现场采访就只能一心二用,边采访边紧张地不时回头盯着自己的座位。
约八点半,工作人员又开始向记者下通知:“我们领导知道,很多记者为了参加发布会,没吃早饭就赶来了,所以在发布厅外面备了一些茶点,如有需要,就去取。”台上刚说完,台下立即响起一片掌声,可是,大家仍端坐在位子上,没有人动。“万一出去吃东西,回来没座位了,损失可就大了。”身边一位记者笑着说。“在出去吃茶点的期间,衣服占座有效。”随后,这位工作人员进行了补充,记者们才敢出去吃早点。
占位规则远不止一条,为了公平起见,工作人员又宣布:“第一排,每家媒体只能有一个人。”然而,仍有人“顶风而上”。“CCTV也只能有一个座,小撒,我认识你,你出来吧。”这位“火眼金睛”的工作人员,将坐在人群里的撒贝宁“揪”出来了。好在同事鲁健有事离开,小撒才得以保留了“第一排待遇”。
“我最想问问总理累不累”
“如果有机会提问,你想问总理什么问题?”这是昨天媒体同行之间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羊城晚报记者王普说,温总理在公开场合3次提到尊严,我想问问他,是基于什么才提这个问题。重庆时报记者伍文棠说,我想问问总理,每天起床想到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新文化报记者窦仲说,我最想问总理,这些年一直为国计民生操心,从没有节假日,到底累不累?……最终这位记者没有得到提问机会,但一位香港记者替他问到了这个问题,也算了了他的心愿。
特派记者 戚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