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2010中美人权对话 > 10中美人权对话消息

中美谈人权分歧 西方人权组织批未发出正确信号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2010年05月17日08:24

    微博消息:《参考消息》日前转载美国《华盛顿时报》网站5月14日文章,题为《中美人权对话白宫难占上风》。内文摘编如下:奥巴马政府在昨天开始的中美人权对话中需要掌握一种微妙的平衡:它试图对中国施压,促其改善公民待遇,同时又不激怒这个对美国国际利益至关重要的国家。[详细][更多微评]

  据5月17号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时隔两年后举行的中美人权对话14日在华盛顿结束。美方带队的国务院主管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波斯纳会后评论说,这是一场“真正的对话”,“在有分歧的领域,双方都很坦率,但相互尊重”。美国驻中国大使洪博培则认为,“这是两国关系成熟的表现”。

  中美两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多年来一直是中美关系中的敏感点。在会谈后美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尽管现场记者一再追问,但波斯纳没有就会谈内容透露更多细节。他表示,这是当今世界两个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之间的会谈,“坦率、有建设性和彼此尊重”,“这是一场真正的对话,没有人进行长篇累牍的发言,而是你来我往地进行讨论。在有分歧的领域,双方都很坦率,但相互尊重,会谈很令人鼓舞”。

  当有记者提问,美方是否对中国提出一些希望并设立一些标准时,波斯纳回答说,会谈氛围绝不是那种“我们有答案,我们告诉中国,你们应如何如何做”。他说,美国代表团没有对中方进行任何说教,“两天的讨论,两方都不会改变任何政策或观点,但为进一步讨论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一些经常批评中国的西方组织看来,这次人权对话依然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大赦国际”批评中美人权对话没有取得“显著成果”。该组织发言人称,这次对话“没能就中国人权的严峻情况发出正确信号”。美国“人权监察”组织的亚洲倡议总监理查森称,与10年前相比,这样的对话已经“失去效力”。(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马小宁 本报特约记者 宋立)

·中美人权对话焦点议题
·新闻与言论自由:互联网自由是焦点
由谷歌事件引发的互联网管制、新闻自由问题是此次对话焦点…[详细]
·宗教自由:达赖问题挑动中美神经
法轮功、东突、藏独等民族宗教问题困扰中美,美国当局时刻在把持着指责的尺度…[详细]
·法律制度:法律法规适用的人权问题
法治是保障人权最有力手段,中国缺少人权方面法规,而在物权、刑法等法规适用上屡遭批评…[详细]
·人权报告:中美两版《人权报告》互指是非
中国对美国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已经连续十几年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详细]
·人权标准:丢弃双重标准方显诚意
中方一直批评美在人权问题上搞双重多重标准,用人权干涉别国内政,同时对外战争、海外虐囚、种族歧视等也被中方当成美国的人权顽疾大肆批判…[详细]
·科普知识:人权,你知道多少
·生命权: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
·自由权:“无自由毋宁死”
·人格尊严权:人区别于动物所享之权利
·获助权:政府当仁不让的义务
·平等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news5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