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北外副教授建议中学课本删去《背影》 引发争议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02日03:24
人家有的是背景,朱自清只有《背影》
2010年07月05日
  有关删除课文《背影》争论很热烈。网友感叹,四大名著统统删了罢,孩子们学学为官之道、从商之经,闲来谈谈国学、念念儒经,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详细][微博讨论]

  近日,北外副教授丁启阵建议中学课本中删去朱自清的《背影》,在网上引发了激烈争论。随后丁启阵发表了多篇文章以巩固自己的观点。丁启阵称,《背影》的感动是“不健康的”,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而近代文学家中,朱自清的散文水平并不是最高的。

  我们希望大家多多加以探讨,希望大家拥有质疑经典的精神。同时,我们也希望大家更进一步地讨论——究竟什么样的作品对学生是健康的?《水浒传》写黑帮,《红楼梦》玩早恋,《三国演义》搞暴力,《西游记》纯空想……也许,除了那些设计的、编造的“英雄故事”,学生们也没有什么可读的东西了吧?

  思辨·正方

  经典也可以公开讨论

  对于许多人而言,教科书的神圣地位似不容侵犯。教科书上怎么写的,老师就怎么教,作为学生的我们就只能怎么念,谁也不敢怀疑这些知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一旦有人胆敢提出异议,要么被看成是对师德师威的挑战,轻则招致老师的严厉训斥,重则被视之为对经典的亵渎,或者被扣上哗众取宠的大帽子。

  可以肯定一点的是,这些被选入教科书的文章,确有一定的突出意义,也教育了几代人。但这种多少年来一成不变的意义,到底能否承载今天的知识传播重任,并非不可以讨论。况且,此一时,彼一时,世异时移,环境与社会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知识传播的教科书又岂能以一脸古板之态,以拒绝接受新鲜事物的不变应对时代的万变呢?

  另一方面,真正的经典并不会因为有人质疑,就会变得黯淡无光,反倒有助于公众更加清醒地认识经典意义所在,并正确对待文章中可能存有的某些瑕疵。也正是缘于对这种固有模式的盲目臣服,一些围绕经典文章提出的应试问题,居然常常难倒高知群体。有必要指出的是,许多国家的教科书更具开放性,相互之间还存在竞争特征。正是因为对教科书的重视,关于教科书内容的争议倒也司空见惯。

  就近年来媒体披露的这些质疑事例来看,对错与否只是其一,重要的是,公众敢于对权威发问。至少在眼下,敢于对权威发问是一种极为可贵的反思精神。如果缺乏反思尤其是对权威的批判性审视本能,我们就难免沦为灌输式的读书机器。

  禾刀

  思辨·反方

  痞子化的精英堕落

  我一向敬重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因为他们具有良好的知识修养和人格操守,是“社会和知识的良心”,可看到丁启阵教授的发言,还是不禁有点生气。如此无聊的话题,如此毫无新意的质疑,这些专家却津津乐道、津津有味,甚至不惜打破传统的审美标准,而为自己制造一个主观的自以为是的标准去否定经典,这种“恶搞”是不是在借助轰动效应炒作自己呢?

  知识精英作为社会道德、知识信仰的集大成者,他们身上闪烁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尚人格,如果他们沦落成了“为了出名不择手段”的文化小丑操守者,养成了“娱乐嗅觉”,只看到名声扩大、财源滚滚,胡乱叫嚣,尊严、高贵的传统文化流血流泪了,那正是伤心和痛楚的泪水。毫无疑问,这种痞子化、流氓化的“精英堕落”只能加剧文化的不良倾向。他们应该担当的君子风度已蜕变成了不择手段的“学术之小”。

  文化总有规则,社会总有秩序,知识精英毕竟不同于“文化草根”,比如三流明星借助一脱成名,知识精英如果也将自己打入“三流社会序列”,社会发展的健康方向、经济导向以及敢于直言纳谏的“士”的风采靠谁去推动?很显然,就会造成知识责任的淡化、社会智慧的萎缩。消耗丰厚的国家经济资源和学术资源,却不能奉献承担“社会良心”,“通过出卖学术诚信和道义良知来完成知识与权力与金钱的结盟,完成自己的私人资本积累”,“精英们无法为大众提供良知示范,也无法为社会提供高品位的文化产品。所以大众文化的风靡,既是官方意识形态崩溃后的正常现象,也表征着知识界的无灵魂状态的急遽普遍化——既是道义良知的匮乏,也是知识诚实的空白(学术腐败的泛滥)”。怎么能对得起国家和人民呢?

  雷振岳

  探究

  写《背影》为父爱而非为入教材

  为人子者,恐怕不会不知一个父亲,跳下月台横穿铁道翻栅栏去给临行的儿子买橘子的重点不在于“违反交通规则”,而是那种儿时觉得不堪其烦,长大后却为之魂牵梦绕的父亲最质朴的爱。而为人父者——不知丁教授是否身为人父——自然更是不会不知这一点。所以,我不知道丁启阵建议删去《背影》的初衷何在。

  若说朱自清的散文水平不高,此文文学价值不大,这些都是可以商榷的。但是若说这篇文章带来的感动是不健康的不理性的,那我确实百思不解,很难苟同。回想起来,我离家入川求学,刚好和朱自清文中提到的北上返京的岁数相近。父亲不光送我到车站,而且直接和我一起挤青岛至成都的18个小时的站票绿皮车到绵阳。父亲的年纪或许比朱自清父亲还要大很多,车上的情节我不愿回忆,因为那比重读朱自清《背影》还令人心痛。

  和文中“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臃肿蹒跚的背影之于朱自清一样,父亲伛偻的身影,也深深刻在我脑中,那他就是属于我的《背影》。同样,朱自清写《背影》也只是挂怀父亲颓唐老境,只是书写属于自己的记忆。

  那个肥胖的“父爱背影”只属于朱自清,后来此文能入教材“感动中国”,自然都是他始料未及的,也均非其本意。只是,他万万不会想到的是,若过年后,竟还有教授能无视其中父子亲情人伦大爱,本身就从一个很不理性很实用主义的立场,去质疑该文给人带来的所谓的“不健康”的影响和感动。感动难道还有理性的吗?父爱难道还有不健康的吗?此情此景,真是让人不知如何置评。到底是谁不健康,谁不理性呢?

  李晓亮

  评判

  别让探讨成闹剧

  名家的作品在近年来屡屡引发争议,应该说,这种争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中小学课本中的名家作品,多引导学生参与争论,不搞“中心思想一言堂”,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是大有好处的。另一方面,一些专家自觉参与到讨论之中,并能对名家作品提出与“主流观点”针锋相对的看法,这也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很希望关于《背影》的讨论,仅限于文学本身,但遗憾的是,从丁启阵博文来看,真正基于文学的讨论并不多,纠缠于作品之外的观点倒是随处可见。比如,他论证出“朱自清的父亲既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朱自清的父亲“不忠不孝不慈”;再者,他认为朱自清的文章,是“小知识分子的无病呻吟”,但笔者又看不出他有什么论证支持这一观点。

  王小波先生对中国人的道德敏感感触颇深,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二十年前,巴黎歌剧院来北京演《茶花女》,有些观众说:这个茶花女是个妓女呀!男主角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玛格丽特和阿芒,两个凑起来,正好是一对卖淫嫖娼人员!如果以王小波先生所说的这种道德敏感性来阅读和探讨作品,无疑会让讨论变成闹剧——朱自清的父亲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和朱自清对他父亲的感情有何关系?和《背影》一文的作品价值又有何关系?是不是该从教材中删除《背影》一文,探讨的要点应该是作品自身是否存在价值。

  欧木华

  延伸

  每篇课文都有被删的理由

  从民国时期到今天,有多少文人志士写过散文,可我们记忆深处还记得的又有多少呢?无非是《背影》《荷塘月色》等。同样,四大名著经历岁月的洗礼,依然为今人称颂,由此可见其艺术内涵和文化魅力。说其有缺憾可以,毕竟好作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但如果抓住芝麻大点问题就全盘否认,很明显不是我们对待文艺作品应有的态度。

  所以说,当真想胡扯,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被删除的理由。先说古文吧,文绉绉的作品是古人的东西,如今学习,岂不有“倒行逆施”之嫌?再说诗歌,高考作文都“诗歌除外”了,那学习诗歌岂不有做无用功之嫌?如此等等。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真想去除某篇课文,难道还找不到理由?这样想想,便知道这专家言论有多荒谬了!

  龙敏飞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