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GDP排行预测 点击看大图 |
美刊称GDP难现百姓真实生活 隐性代价遭忽视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李雪报道 美国《新闻周刊》杂志网站8月16日发表文章称,自上世纪3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被经济学家们提出以后,该数据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不过,人们逐渐意识到,单纯反映经济总量水平的GDP数字并不能全面诠释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也无法体现民众实际生活水平,只盯住GDP的经济发展和评价方式急需改变。
文章指出,过去7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经济学家们总是在计算GDP,这种做法被认为有失偏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利亚警告称,“经济资源不是人们生活的全部”。然而,作为评价国家经济健康水平非常方便的标准,GDP往往主导了有关国家间排名的讨论。是否要改变计算GDP的方式?是否要降低GDP作为经济指标的作用?又或者放弃这一做法?如今经济学家正在热议相关话题,在这一问题上如何抉择将对我们看待未来生存和发展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能够显示生产和消费总体情况的GDP数据本身是经济统计方面的巨大进步,但即便是GDP创造者之一、诺贝尔奖得主西蒙-库兹涅茨也指出,仅靠单独反映市场活动的一个数字难以反映众多社会和政治层面的内容,一些无法进行买卖的东西并不能通过GDP数字展现出来。统计数字还可能受到灾害的影响,飓风和洪水的发生会推高GDP,原因是重建工作花费所产生的作用。监狱数量多的国家GDP数据可能要优于监狱少的国家,因为修建和运营监狱同样是不小的经济活动。此外,如果企业和富人的经济表现很好,会提高全民经济平均数据,看起来好像所有人的情况都不错,而实际上多数人并非如此。有限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掠夺也没有计算在内。20世纪80年代,法国海底探险家和环保主义者Jacques-Yves Cousteau就曾坚决反对全世界过分关注GDP增长,原因是这种增长认为只要消费就是好事,即使将导致未来几代人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是根本无法生活。他常说,繁荣的真正标准应该建立在对“幸福”更广泛理解的基础之上。
气候变化意识增强和社会不平等日益严重使得世界各国顶尖经济学家开始对GDP理论进行认真的重新评估,全球经济萧条进一步推动了围绕这一话题的辩论,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样的增长是合理而可持续的。2008年初,法国总统萨科齐召集诺贝尔奖获得者Joseph Stiglitz、Amartya Sen、法国经济学家Jean-Paul Fitoussi以及20多位专家组成经济表现和社会进步评估委员会,该委员会去年发布的报告称,“将评价系统的重点由经济产出向民众幸福转变的时机已经成熟。”此后,经合组织等有影响力的机构纷纷接受了该委员会的说法,甚至是担心开发新的全球统计数据耗资巨大以及民众反应的怀疑论者也倾向于认可该委员会的研究结果。目前唯一存在的分歧是,有人想改进GDP的计算内容和相关数据,还有人则认为应当降低GDP的重要性。
负责监管美国GDP数据的美国经济分析局局长Steven Landefeld认为,以目前拥有的数据可以做更多的事。他去年曾指出,人们花费时间方式作为新的分析方法有可能成为政府统计的一部分。问题在于,在GDP中加入软数据将使数字变得更为混乱,削弱其作为决策者管理市场经济工具的作用。Joseph Stiglitz及其同伴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们建议勾画出一个发展“仪表盘”,上面有衡量生活质量、环境影响、资源枯竭等方面的指针,决策者如果想知道能够走多远和走多快的话,需要看温度和燃油指针,而改进后的全新GDP数字将标明前进的速度。
日本众议院议员村上诚一郎的观点很直接:中国有13亿人口,是日本的10倍,又有那么多土地和资源,中国GDP超越日本再正常不过了,所以,金牌怎么着都是你们的。”“日本比中国先进只是这100年的事儿。但是其实从人口和国土面积来看,日本根本没有没有和中国竞争的必要。”
而根据联合国相关数据,中国人均GDP仅为大约4000美元,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左右。按照人均1美元/天收入的贫困线标准,中国还有约1.5亿的贫困人口。此外,在生产率、技术水平、人们的教育水平、生活质量、贫富差距、社会福利、全球市场的生产力、创新能力等国家软实力方面,中国都远远落后于日本。[详细]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回应“GDP总量超日本”称,GDP数据只是国家经济实力一方面的反映,相较GDP数据,更应关心人均数据。中国的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第105位左右。而按照中国人收入1300元的贫困标准线,全国还有4000多万人没有脱贫。[详细]
中国高GDP下的民生样本
中国青年报 中国白领的上行之路已经层层受阻,一路上都是关卡,极不畅通。从户籍制度到财富分配机制,从行业规则到潜规则,从就业到买房,个人发展的困难太大,成长的成本太高,路径变窄,到处有看不见的“天花板”,再加上“特殊利益集团”结成的特殊利益阶层的板结与世袭,普通白领上行的机会更少了,希望更小了。[详细]
蚁族:我们的青春,何处安放?
在北京读完大学之后,27岁的吴俊宇在北京一家唱片公司做宣传推广,好的时候可以拿上万,有时候一个月只有2000元。可是2年下来一分钱没存。“房租贵,开销大,应酬多。”去年9月,家里在重庆给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在江北全款给他买了一套小户型。吴俊宇说,回重庆之后,有了房子,才觉得有了根。[详细]
农二代:他们向往爱情,却总无着落
2007年,小吴差点儿就从新北仑人“蜕变”为真正的北仑人。当时,她同本地一位男青年恋爱了,刚开始小吴最担心遭到男朋友家人的反对,结果男朋友的家人对自己挺满意,但等她带男朋友回老家,自己的爸妈居然反对,不愿意让她嫁那么远。
25岁的小吴最后顺从了爸妈,但自从那次后,她再也不敢和当地人谈恋爱了。[详细]
留守妇女:中国2000万农村留守妇女群体性压抑
京华时报 前不久,广东省中山市××医院张红艳医生在该院急诊部遭遇了执业以来最尴尬的一幕:一名衣不蔽体的妇女和一只宠物犬下体相连着被送到了面前。 当医护人员把病床推进手术室时,女病人脸上已毫无血色。无须讲述,张红艳已能猜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室内的空气刹时间凝固,大家都屏住呼吸,默不作声。张红艳拿起一支吸满麻醉药的针筒,朝着惊慌失措的宠物犬身上扎了下去。
没有任何挣扎。几分钟后,熟睡的宠物犬被成功抱离病床。豆大的汗珠从张红艳额上滚落下来。
病人慢慢恢复平静,张医生心里却隐隐作痛起来:这个失衡的社会,还有多少女性在以同样的方式解除着痛苦?
房奴: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
2009年春节,北京一家通信业国企的管理人员胡先生夫妻两人向双方父母借钱,并向银行贷款,在海淀区大钟寺附近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花了170万元。没想到,2010年春节前,这里的房价每平方米已涨到3万元了。
胡先生感叹:“去年还在担心房子会不会买贵了,今年一看,都后怕,当时不出手,照这势头下去,这辈子恐怕就买不起房了,当时该买没买的人,可就惨了……”[详细]
教育、房子、车子、婚姻甚至养孩子都需要各种费用,让“白奴”“卡奴”“证奴”“礼奴”“房奴”“车奴”“婚奴”“孩奴”等说法,在中国的“80后”群体中悄然流行。[详细]
应对之策:
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