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的李盟盟家境贫寒,弟弟妹妹为了其上学都出去打工了。已经复读过一年的李盟盟今年高考分数565分,超过了理科一本线。本想着能上好大学,没想到,因开封县招生办人员把其报考申请表忘了提交,导致她现在任何大学都上不成(8月19日《北京晨报》)。
此时难受的绝不仅仅是李盟盟,还包括开封县教育局,最起码那位忘给李盟盟提交报考申请表的工作人员,肯定惶惶不可终日。这里,你可以理解为是害怕,害怕即将到来的责任追究;但你不能排除,这里还有着内疚,内疚因工作的失误而对于李盟盟的误伤。
此时,所有人都可以对开封县教育局及具体工作人员进行指责。因为,确保工作无误,对每一个考生负责,这是相关方面的责任所系。但问题的核心在于,如果李盟盟事件有一个纠偏机制存在,那么李盟盟就不会面临无学可上的窘境。
因为这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希望,失去这样一次求学机会,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据称,教育局工作人员建议李盟盟继续复读,而李盟盟家庭表示,“她都已经复读过一年了,这个家已经无力支撑她继续复读了。”其实,我倒不担心复读的费用问题,我相信,相关方面既然劝李盟盟复读,肯定会给李盟盟提供一切方便,包括就读学校、就读费用。但复读时,曾经本已上线的李盟盟能不能坚持下来,到时能不能考出今年的成绩还是个未知数。
其实,李盟盟的要求并不高。虽然她的分数超过了一本线,但“只希望县教育局负起责任,为我协调个省内的二本学校读书”。可这样的要求,对于开封县教育局来说,可能还是勉为其难。正如该局负责人所说:“我们正在积极向市、省教育部门反映此事,看他们能否协调学校,毕竟县教育局没有决定权。”
那么这就事关纠偏机制了,只有纠偏机制才会让李盟盟重新露出青春的笑脸。可是我们看到,目前的高考没有这样的机制。一旦你错过了,也就意味着你没有了。虽然我们希望相关方面尽量避免工作差错,别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导致一个学生的前途受损。可是,谁敢保证错误绝对不会发生?也许这样的错误,还有可能发生在考生身上,所以就更加需要一个纠偏机制,来对错误进行有效修正。
具体到李盟盟来说,不管如何,不能让无辜的她为错误买单。在此,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能够想出一个两全之策,既照顾到教育公正,又考虑到实际情况。而后,将此复制下来,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纠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