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加快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查办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举措,同时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温家宝说一是认真治理政府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和渎职侵权问题。针对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和矿产资源开发、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惩处腐败分子。二是切实加强廉洁自律,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移居国(境)外等情况定期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监督。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加大对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的监督力度。三是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要精简会议、文件,清理和规范各种达标、评比、表彰以及论坛、庆典等活动,从经费上严加控制。规范公务用车配备管理并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
关键词:公车改革 “真是太高兴了,我呼吁"公车改革"已经15年了,终于等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天,说明中央已下定决心推动这项改革。”5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式刚一结束,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就兴奋地对记者说。
提起“叶青代表”,许多网民都非常熟悉。每年“两会”期间,在许多门户网站都开有“叶青代表的博客”或者“微博”,把自己最新的建议“晒”在网上,引来粉丝无数。而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提的就是关于“公车改革”的建议。
(新华)
关键词:财政公开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样写道:“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去年共有74个中央部门通过官方网站等途径向社会公开预算收支表。国务院2009年作出“争取3年内实现向社会公开全部部门预算”的承诺有望实现。
代表委员声音 四川代表团的夏绩恩代表说:“老百姓对腐败现象已经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了,这严重损害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们现在面临的贫富差距、暴力拆迁、社会不公等各种问题都有腐败的影子,所以当听到温总理掷地有声地表示中央反腐败决心,我们感到无比振奋。”
本报记者观察
温总理报告提及建设廉洁的政府措施时,在短短的两分钟内,发言被两次热烈的掌声所打断。
广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迈出公务车改革的第一步,全面推广三个试点的公务车监督管理办法;广州市的财务支出预算提出“五减一增”的原则,政府职能部门的办公经费、出国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经费、购车经费一律缩减,增加民生与社会的投入;在全省,新春一过,广东省委就已经明确部署全年巡视安排,仅数天之后,10个巡视组就进驻地级市开展工作。
从省市的相关部署、落实进展中,让人感受到的是“春风吹战鼓擂”;从公布的重点工作来看,全部都是用地、房地产、市场价格等社会热点;教育、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征地拆迁、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中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更是强调“重点解决”;从官员选拔任用上,更是响亮地提出“对买官卖官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由此可见,从国家层面的廉洁政府建设措施公布,至省、市的层层落实,构成的不只是一条行政职能链,更是今年逐级强化的反腐倡廉工作大网。(记者何雪华)
全国人大代表任建国认为,公务车带来的问题一个是攀比心理,凡是能享受这一待遇的人都想把车子搞得好一点,车辆购置费用、使用保养费用就控制不住了;再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公车私用,这是当前群众反应最为强烈的问题。
公车需要改革 公车需要改革,早已是社会共识。面对从公共财政中源源流出的公车消费支出,尽管治理手段层出不穷,但10多年来几乎成效寥寥。不少网民指出,此前不少改革的办法,如公车货币化,按领导干部职务高低、工作繁简发放交通补贴,公车集中管理组建出租车队,给公车安装GPS等措施等,都由于在实践中或引发争议或难以推广,效果并不明显。
(新华)
代表委员声音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说,“网络是政务公开的捷径,我国在这一领域已迈出坚实步伐,但不足之处依旧明显,应继续加强政府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其运行和服务效率,使政务公开在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上,实现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转变。”
关键词:精简会议 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一结束,走出会场的代表委员纷纷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2011年让三项经费“零增长”、三项消费“大力促进”发出叫好之声。
代表委员声音 “报告上还提到,要精简会议、文件,清理和规范各种达标、评比、表彰以及论坛、庆典等活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提出,“报告中的这一句好像是老生常谈,这次为什么还提呢?没解决啊!现在多不多呀?挺多的。像我们在政府部门工作,有的请我们参加论坛、高峰会等等,一年基本不断。规格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到底有多大实效?其实我觉得实效不大。为什么乐此不疲呢?以为只要有轰动效应就行了。其实没有实效。”
(石善伟、何涛、李栋、于梦江、张莹)
作者:何雪华
2010两会发布台
2010两会热点关注
两会高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