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 > 综合

“中年空巢”提前来临 专家称理论上将长达25年

来源:中国网
2011年10月14日13:57
“三口之家”变成“二人世界”,“中年空巢”提前来临,将长达25年之久
“三口之家”变成“二人世界”,“中年空巢”提前来临,将长达25年之久

  国庆长假里,一位心理咨询师接手了几个颇具“新意”的案子:有好几位大学生家长向她抱怨,孩子放假也不回家,自己人到中年就面临空巢危机,心里很难迈过不能守着孩子的这道坎,觉得孩子不在家,夫妻俩买什么、吃什么都觉得没滋没味。而据相关调查,中年夫妻进入空巢期的平均年龄通常为45岁至47岁,比以往的老年空巢提前了将近15年。随着城市家庭结构不断向三口之家模式发展,中年空巢家庭将趋于普遍化。

  上大学的孩子不回家过长假很正常,他们也到了享受独处或者和同龄人结伴儿的时期,慢慢地远离父母,发展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交友圈,这是中年父母不得不面对的过程。虽然内心难舍,但也要从心里认识到,孩子不回家并不代表不孝顺。而家长也应该适时转变家庭的聚焦点,把对孩子的过度关注转向开拓自己更有情趣、更积极的快乐生活。

  调查:大学生眼中,“中年空巢”是普遍现象

  经过对多名大连高校大学生的随机采访,记者发现“中年空巢”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其中以大一、大二学生的家长最为明显。这些独生子女离家时父母的年龄多在40-55岁之间,事业上稳定,之前的生活重心多数放在子女身上,其中很多母亲更是“一切围着孩子转”的全职妈妈;在子女离开家的1-2年,大部分父母都会有一定的心理变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通讯联系方面,平均2-3天,父母和子女就会通一次电话,时长在30分钟左右,而电话内容多为子女的近况。“每次我妈的电话都是一套,我今天吃什么了,上什么课了,昨天休息的好不好……弄得我寝室同学都会背,不过他们的父母也实行电话盯人,所以我们全习惯了。”大一新生铭铭说。据她介绍,她们班级有二分之一的女生都会每天和父母通话或发短信。多数被采访的大学生认为独生子女政策和社会发展是造成父母“中年空巢”的主要原因。一个夏姓大三学生就认为自己家不存在“中年空巢”:“我弟弟今年刚上小学,距离他离家应该还有很长时间,到那个时候父母只能算是老年空巢了。”

  专家:构建新型家庭结构,摆脱“中年空巢”危机

  大连徐医生心理工作室主任、国家心理咨询师徐相君认为“中年空巢”家庭的形成大部分源于家长的主动选择。随着生存压力的不断加大,家长希望孩子会有更好的发展,会鼓励孩子“离巢”,当“三口之家”一下变为“二人世界”,家长心理状态并不能容易地随之改变,就会产生焦虑、失落等情绪。

  其中,中年母亲面对子女的“离巢”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导致婚姻生活存在矛盾。“这个年纪的女性多面临退休或赋闲在家,身体则步入更年期阶段,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巨大变化,加上作为调解纽带的孩子不在身边,更容易遭遇婚姻危机。”徐相君说。

  另外,徐相君不建议父母每天给孩子打电话。“这样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触,同时又容易引发孩子的内疚心理,既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父母走出焦虑、失落的心情。”

  根据上海政法学院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陈晓敏的推算,理论上,“中年空巢”期将长达25年之久,那么尽快进行调整、构建新的生活方式才是避免“中年空巢”危机的办法。徐相君认为,“中年空巢”夫妻应该尽快构建新型夫妻关系,从而更快适应“中年空巢”家庭的生活状态。同时,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培养更多兴趣爱好,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另外,针对很多不能释然子女离开的家长,徐相君建议他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多重身份,不仅作为子女的父母,同时还是别人的子女、朋友、同事,这样父母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其他身份上,就很容易走出“中年空巢”危机。

  徐相君提醒那些即将步入“中年空巢”期的父母,要在子女未离开时,就调整自己的生活重心和节奏,抛开“一切围着孩子转”的观念。“为什么发达国家这样的事例相对比较少,主要就是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私人空间更多,这样孩子离开时,父母就不会体会到太大的失落。”

  据上海政法学院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陈晓敏推算,从理论上来说,“中年空巢”期长达25年之久。为此,陈晓敏建议,中年夫妻应尽快调整、构建新的生活方式,从而应对“中年空巢”危机,最好的途径是“求人不如求己”,如培养业余爱好,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经营规划好自己的生活等。当然,出门在外的子女,也要尽量多打电话,常回家看看。

(责任编辑:UN90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