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花家窑残长城上巡视 |
|
整理散落的长城城砖 |
12月8日,北京雪后初晴。见天气尚好,68岁的梅景田决定去长城上看看。上山的路很陡,有些石阶上还覆着厚厚的积雪。长城上,仍刮着四五级的大风。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但梅景田沿着石峡村附近的花家窑段长城走了两三个小时。看着长城安静地躺着,他觉得心里很踏实。
梅景田是延庆县八达岭镇石峡村的农民,村里人都亲热地叫他老梅。老梅同时还是长城的义务守护员。石峡村是石峡关所在地,绵延千米的古长城从春秋战国时就开始修建,现存的多数城砖为明朝烧制。
30多年来,他执着地守护着这段古老的长城,而他曾年轻的脸,如今也同这长城一样,满布沧桑。
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要保护这些沧桑却又脆弱的长城?
老梅说,应该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看到石峡村附近的长城遭到破坏,他就有了这个念头。1982年,他正式开始了自己保护长城的历程。
石峡关段长城,虽然未被开发,却不时有游人游玩。私拆墙砖、乱刻乱画、乱扔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梅景田几乎每周都会巡城一次,看到破坏城砖等行为,就会上前阻止。
“我心疼啊,我怕长城有一天没了!”老梅说,在长城脚下住了60多年,他经常会想起小时候在长城边上放羊放牛的日子,对于长城,他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巡城,这是一份并不轻松的工作。巡城一次要走近10公里山路,由于石峡地区的长城分布在群山峻岭之中,每次走上半圈,几乎就得花上一天的时间。30多年来,老梅磨破的胶鞋就有200多双。
在巡城之余,梅景田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收集各种长城文物。许多散失在田间野地里的文物被及时收集保护起来,而这些文物也得到了延庆县文物部门和长城博物馆的肯定,它们正是研究长城的宝贵物证。
1998年到2004年,老梅担任了石峡村村委会主任。他开始动员全体村民保护长城。那时,他常对村民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把长城当成自己家的房子一样进行保护”。2007年,老梅被国家文物局授予“文物保护特别奖”,并荣获“长城优秀保护员”的称号。同在这一年,石峡村成立了长城保护协会,80多位村民自发加入了协会,跟老梅一样,成了义务“长城护卫队员”。老梅巡城的身影,不再孤单。
老梅希望,长城周边的每个村民都能成为长城的保护人,让历尽沧桑的长城一直保留下去,给子孙后代一个交代。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陈荞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