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唯冠起诉苹果案继续 1300万台iPad或将丢失市场

2012年02月28日00:52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唯冠能咬下苹果多少肥肉?

  1300万台iPad的市场或将丢失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辰越 | 北京报道

  “苹果只有三条路:一条是,苹果在大陆地区继续卖iPad,但是要改个名字,并且赔偿唯冠一笔钱;一条是,退出中国市场,并且赔偿唯冠一笔钱;一条是买下中国大陆iPad这个商标,并且赔偿唯冠一笔钱。”一位熟知商标权法的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道,“苹果的这笔赔款,唯冠横竖都是要定了。”

  显示器大鳄的“救命稻草”

  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唯冠”)是唯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唯冠国际”,0334.HK)的全资子公司。唯冠国际成立于1989年,曾经是全球四大显示器生产商之一,产品在全球50个国家上市。截至2006年10月,唯冠在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7处分公司,7个生产基地,遍及全球的分销网络。“唯冠”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然而,这段历史在2010年8月3日戛然而止!

  据香港媒体报道,2010年8月3日,唯冠国际主席兼行政总裁杨荣山因为拖欠呈请人430万美元,遭对方申请破产。经调解,杨荣山承诺可在8月底还款,并称在还款之前愿意用手头的一批巴西政府债券作为还款抵押品。呈请人拒绝了该方案,最终,法庭依法判决杨荣山破产。

  杨荣山破产后,和君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和君创业”)总裁李肃受8家银行的委托,担任深圳唯冠的债务重组顾问。在对深圳唯冠的资产进行评估后发现,深圳唯冠除了一个空壳,没有什么值钱的资产了——除了仅有的iPad商标还具一些价值。于是,深圳唯冠与美国苹果公司(下称“苹果”)的这场专利权之争成了“唯冠”翻身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和君创业的公关负责人黄一丁对《中国经济周刊》解释道:“2009年,苹果以3.5万英镑买下台北唯冠(即‘唯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iPad全球商标,但台北唯冠不具有大陆iPad商标的所有权。大陆的商标归深圳唯冠所有。苹果认为这3.5万英镑包括了大陆地区的商标权,但其实并不包括。因为当年和它交易的是台湾唯冠,他们没有资格对大陆地区的iPad商标权进行任何处置。因此苹果在大陆地区贩卖iPad平板电脑属于明显的侵权行为。”

  “苹果2010年9月17日开始卖iPad之前,我们找到苹果谈过的,当时想交易,但是没有谈成,苹果一直是在争议状态下卖的。因此,他们卖的越多,赔偿就越多。”

  唯冠的“翻身仗”

  在舆论的压力下,一场看似十分简单的专利权诉讼迅速发酵。

  2011年12月5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深圳唯冠起诉苹果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苹果败诉,iPad2禁售。消息如同一枚深水炸弹。一时间,iPad的动向牵动着无数“果粉”的心。

  紧接着,京东商城、国美、亚马逊、苏宁易购,iPad商品纷纷下架。受此影响,北京中关村的iPad水货价格也水涨船高。

  2月17日,杨荣山在媒体见面会上大倒苦水,他表示,2009年,苹果和唯冠的交易是一场苹果设的圈套,当时苹果为了买下iPad 商标,在英国设立了一家IP公司,交易时,IP公司表示不会和深圳唯冠有冲突,以购买唯冠欧洲商标为名,套取了唯冠全球注册的iPad商标,唯冠很冤枉。

  对此,苹果终于爆发了。苹果方面直接通过律师给杨荣山发了一封信,信中称:深圳唯冠向媒体和政府提供了与事实不符的信息,希望唯冠在终审判决之前应该尊重中国法律及中国法律程序,不应向中国媒体披露与事实不符的消息。特别是和苹果有关的消息,否则将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唯冠似乎要和苹果“死磕”到底。

  对于发函这件事,深圳唯冠代理律师谢湘晖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确有此事,但苹果也在散播不实消息给大家。之前,苹果公布的那些证明杨荣山全程参与并已经将iPad商标权转给苹果的邮件,在一审的时候已经出示过了,法官认为这些证据根本没有依法认证过,是无效证据。”

  “至于之前说香港的判决支持苹果,我只能说,香港和大陆的法律体系都不一样,所以香港的判决结果不作数的。”

  苹果的损失有多大

  “苹果翻案的可能性不大,按照经验来看,二审维持原判的可能性比较大。”谢湘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如果苹果此次完败的话,会经受多大的损失呢?

  唯冠国际2010年10月的一份公告显示,截至2009年9月16日,集团债权人要求偿还的贷款为39.49亿港元以及日立公司要求支付的专利权费用5868.7万港元。此外,唯冠国际旗下成员公司需要偿还的贷款约为15.84亿港元。杨荣山已经逾期偿还了其中的38.34亿港元。这样算来,唯冠还需要偿还的债务总额高达17.58亿港元。

  “如果为了抵债,唯冠的索赔数额一定不会低于这个数字。”谢湘晖表示,“具体情况,还要看唯冠的计算标准。”

  对于腰缠万贯的苹果来说,如果这场官司只是输点钱的话,并不会伤到元气,但却会丢掉中国的市场。蒂姆·库克接任苹果CEO以来的首份财报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大中华地区在苹果全球销售收入中所占比例高达16%。另据摩根士丹利预测,苹果2012年可售出5200万台iPad,不过AlphaWise的调查结果则要高得多,为8100万台。按16%的份额估算,2012年,大中华地区的iPad销量将达到1296万台。

  库克指出,“比上年同期,苹果第四季度在大中华地区的销售额几乎增长了4倍。”中国已经超过欧洲成为苹果产品全球第二大销售市场。按现在的增长速度,2012年,中国大陆地区要消化1300万台iPad,也并不是不可能。如果苹果因商标权纠纷使得iPad退出中国市场,损失可想而知。

  “此外,还有一群守在风暴周围伺机渔翁得利的竞争对手,如三星的银河系列等品牌平板电脑,苹果如果退出中国市场,对于他们无异于扫清了障碍。亚马逊的Kindle如果要进入中国市场,iPad退出对于亚马逊无疑也是件好事。”知名通讯专家王煜全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事件回顾

  2000年,台北唯冠注册iPad电脑等多种电子产品的欧洲与世界其他各地的商标。

  2001年,深圳唯冠申请注册两项iPad中国商标。

  2006年,苹果策划推出iPad平板电脑。

  2009年,苹果以3.5万英镑从台湾唯冠手中购得iPad全球商标使用权。

  2010年,iPad进入中国市场,深圳唯冠向苹果表示,iPad中国内地的商标权的转让并没有包含在3.5万英镑的转让协议中,要求苹果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2010年4月19日,苹果与英国IP公司将深圳唯冠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确认iPad商标为苹果所有;

  2011年12月,深圳中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两公司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人民币4.56万元,由两原告承担。深圳唯冠胜诉。

  2月10日,深圳唯冠起诉苹果iPad商标侵权案一审宣判:苹果公司败诉,法院颁布苹果iPad 2禁售令。

  2月17日,惠州市中院判定苹果一家经销商禁止销售苹果iPad相关产品。这是iPad商标纠纷以来,第一家被判定败诉的苹果经销商。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