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知识分子这一名词正式使用是在2005年,《南方人物周刊》第七期特别策划“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首先推出的一个概念,此后自2005年起,“政右经左工作室”每年推举当年度富有影响的“‘政右经左’版公共知识分子”。其共同标准为: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公知”出没请注意
公知总是出现在网民目光聚集的地方
网友恶搞“方韩之争”哪有热点,哪就有“公知”——这几乎成了微博诞生以来的一条准则。韩寒在《就要做个臭公知》的博文里写道:“是的,我是个公知,我就是在消费政治,我就是在消费时事,我就是在消费热点。”不管韩寒说得有没有道理,至少有一句话他是说对了:公知们热衷于消费热点。从“小悦悦”事件到PM2.5,从方韩大战到微博约架,从打车被宰到房价上涨,公知们的身影进进出出,不亦乐乎。网民目光所及之处,几乎都有公知们在出没。[详细]
谁都能当公知:宋祖德们的华丽转身
而今谁人不“公知”继“微博女王”姚晨有点意外却也顺理成章地当起了“公知”之后,以八卦娱乐界著称的宋祖德也华丽转身,从一个人人喊打的“大嘴”变成了万众景仰的“公知”。公知的全称虽是“公共知识分子”,但时至今日,这个词和“知识分子”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只要你能就公共事务说两句掺两嘴,公知的帽子就给戴上了——甚至,你不愿意戴都不行。于是,任志强、潘石屹们不只是房地产商了,人家是公知;罗永浩不只是办培训学校的老罗了,人家是公知;演艺明星们也脱去了“肤浅”的外衣,穿上了公知的厚外套……总之,似乎谁都能当公知,就看你乐意不乐意了。[详细]
“国产公知”速成手册
“国产公知”速成手册 (1)初级公知的关键词:自由、民主、人权少不了
以前想成为公知必须要阅读大量书籍和文献,但现在你只需要好好掌握七个关键词,你就足够成为一名入门级的公知了。这七个关键词分别是:自由、民主、人权、体制、宪政、选票、普世价值。只要你能在博文和微博中时不时的提及这几个关键词,你至少在形式上已经和公知等价。从思想上你必须要提高认识,这七个关键词可以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详细]
(2)中级公知的修养:除宣扬自己的理论外,更要贬低对手的一切
作为一个中级公知,很重要的是贬低对手的一切。这里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管国外的情况有多差,你必须要一口咬定,中国的情况还要差十倍,如果你做不到,那你的公知之路将无比艰辛,脸皮薄是注定做不了公知的。事实上,自己光着膀子上阵辩论,这还属于初级阶段,情况好一点的公知都有一群小弟帮忙打群架,根本就不需要你老大出手。[详细]
做“公知”脸皮要厚 (3)高级公知的段位:私下里占尽体制内便宜,表面上为百姓代言
公知也分三六九等,高级公知私下里要占尽体制内的便宜,但表面上要为老百姓做义务的代言人。但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公知,其目标都是一样,那就是以最小的代价占据最多的公共资源。人作为一个个体,其智商有高有低,但是人作为一个群体,其智商相当低。群众对于理性是免疫的,能够影响到群众的唯有“情绪”。[详细]
(4)公知发言常用招数分析
外国的月亮总比中国圆:新闻里播放欧洲债务危机,很多人破产自杀,于是有人告诉你其实“民煮”也不是万能的。你必须立马把重点引回国内,你可以说中国其实还有更多的危机没有爆发。你的读者全都在国内,他们根本不管国外如何,只管身边的事儿。他们的目的是发泄,所以你引导他们发泄。[详细]
体制问题是万能钥匙:例一,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了金牌总数第二的好成绩。你必须立马把话题转向“举国体制”下一切成绩都是不值一提的。例二,新闻里提到中国学生学习成绩远好于国外,那么你要立刻将矛头对准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你要咬定这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只会考高分,完全没有价值的。[详细]
谁搞臭了公知?
“公知”成互捧工具:不是公知简直不好意思发表观点
“公知”刚刚产生时,本是个中性词,指就公共事务发言的知识分子。但渐渐的,这个词变成了褒义词,那些写书作序的、杂志评奖的、电视台采访的、饭局上互相吹捧的,都乐于将对方捧成“公知”。哪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再牛X,也来不得“公知”这个词让人肃然起敬。于是,记者、教授、作家、艺术家们都纷纷兼职做起了“公知”。而“公知”门槛如此之低,必然会引来一系列的问题,这也是可预见的。[详细]
约架、打架、互骂、拉帮结派,公知“流氓化”
网友恶搞的“公知形象” 在刚刚获得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的电影《神探亨特张》里,警察们提到了“吴法天和五岳散人打架”一事,其实这只是微博“公知”们乱象的一个侧影。原来,公知出名的一大利器是骂脏话,哪怕是写文章华丽优雅的记者公知,骂起对手来可丝毫不含糊,生殖器满天飞,还要问候对方家人。后来,骂人不过瘾,公知们开始约架、打架,打完了回到微博上咱接着骂,你有你的盟友,我有我的兄弟,你有粉丝十万,我有崇拜者上百万,总之,拉帮结派,总好过孤身奋战。[详细]
专业知识缺乏却仍要发言,公共知识分子成姿势分子
微博时代,“公知”泛滥 有人要问,为什么我说了那么多,还是做不成一个“公知”?那么一定是你发言的姿势不对。在当下的中国,尤其是在媒体上,不仅现代文学教授就古典文学问题发表意见、刑法学者就民法问题发表意见已经司空见惯,而且我们更经常地看到的是,文学教授在就经济问题发表意见,经济学家在谈论政治和社会问题,法学专家在谈历史问题。而且,越是如此,还越是被媒体和一般社会公众当成有公共关怀的表现。
不夸张地说,这些人现在已成了全知全能的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日本地震了,他们可以讨论非常专业的核技术问题;西南干旱了,他们马上会讨论水利问题;出现抗拆了,他们都会变成三农专家;出现影响比较坏的刑事案件,他们都变成了刑法和证据专家。[详细]
“公知”要不媚上、不媚俗,更要不媚外
网络让“公知”火起来,又让它污名化
有人认为公知被污名化,是公知群体出了问题,但公知从来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群体或团体。任何一个网络或媒体上发言并有一定知名度的人,都可被视为公知。对公知的污名化完全是网络社会无底线造成的,即当一个名词的概念还没有厘清,就开始将其妖魔化。公知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广场上的发言者,他针对公共社会问题发表独立见解。通常,有专业背景的公共知识分子更具权威性,也更有影响力。网络生态也为草根一族提供了成为公知的可能性,他们通过网络学习与思考,也日益进入公共话语领域,并发挥自己的作用与影响力。[详细]
“公知”的污名化源自时代的不理智
网友调侃:“公知”只打鸣不下蛋 “公知”为什么能火?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如今的社会处在一个各种问题显露而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时期。普通网民关注并希望握有话语权的名人们表态。在没有衡量标准和监督的情况下,“公知”的失范在意料之中。
在当下的中国,热气腾腾的消费欲望冲淡了大众对社会的责任感,犬儒化成为一种普遍倾向。然而,当公知被烙上羞惭的印记,当没人愿意承担公知的身份,当“你才是公知你们全家都是公知”之类的气急败坏成为一种现象,社会将更快的倒向全面的虚无主义。人们将耻于介入公共话题,将无法大胆表达观点,将不愿进行严肃对话,就如同九十年代市场大潮来临前对崇高的解构一样。而离开了那些更为重要的争鸣和讨论,对金钱的追逐会摧毁了我们全部的精神生活。[详细]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知识分子?
真正的公知该长啥样?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改革已为公共知识分子群体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物质平台,但还不具备现代社会的健全的政治环境。因此,公共知识分子的生成和健康发展对知识群体来说,仍将是一个自我剖析、自我改造的过程。
首先,知识分子不应从“学而优则仕”的立场出发,以从政入仕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其次,公共知识分子应是一个职业道德操守优良的知识分子。第三,公共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良知和理性的代表,不仅要展现思想魅力,更应该通过行动践履。他们所受的教育和具备的知识,使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认识比其他社会成员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