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小小笔名中有大文章,中共领导人笔名耐人寻味

毛泽东:“二十八画生”是其最有特色的笔名

毛泽东字润之(一作润芝),众所周知。早年他撰写文章时,“泽东”、“润之”常作笔名,如《湘江评论》上的多篇文章就以“泽东”为笔名。“二十八画生”(因“毛泽东”三字共二十八画)是毛泽东最有特色的笔名。1915年他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写《征友启事》首先署用,与纵宇一郎(即罗章龙)互酬诗作及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皆署此名。20年代以后,毛写文章又常用“石山”、“子任”等笔名。1933年8月13日,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机关报《红星报》第二期第四版“红军故事”栏目里,一篇以“子任”为笔名撰写的《吉安的占领》的文章,在广大的红军指战员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而这个子任不是别人,正是被“左”倾临时中央领导人排挤而不得志的毛泽东。

刘少奇:曾以字母“K·V”为笔名

刘少奇长期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又是党内杰出的理论家,他的化名多,笔名也多。“少奇”早年也作笔名用,如在领导安源路矿工人斗争时。1928年改用“肇启”作笔名,1936年又用“陶尚行”、“莫文华”作笔名。此外还用过刘光明、刘作黄、刘祥、仲篪、尚陶、赵启、三敬等。因汉字用得太多太繁了,甚至想到用字母作笔名。1936年在北方局时,刘少奇曾撰《肃清立三路线的残余——关门主义冒险主义》一文,就以“K·V”为笔名。

任弼时:“弼时”本就是笔名,还曾用过“避世”等

任弼时原名任培国,1921年去苏联学习时改称今名,曾以“弼时”作笔名在《新青年》(季刊)、《无产青年》《中国青年》等刊上发表文章,并在《新青年》第四期上翻译列宁的《中国战争》。1924年后根据“弼时”的谐音,以“辟世”、“避世”、“闢世”为笔名在《中国青年》上撰写文章,同时又简化为“P·S”作笔名署用。

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笔名各有特色

中共领导人的笔名曾经十分庞杂,如今渐少

与早期领导人庞杂的笔名相比,建国后领导人们使用笔名发表文章的现象越来越少。在中共早期,几乎每个领导人都有多个笔名,比如毛泽东就曾使用“泽东”、“润之”、“二十八画生”、“石山”、等笔名。 周恩来的笔名有“翔宇”、“飞飞”等,并创办专栏“飞飞漫笔”。而瞿秋白的笔名更是多得令人咋舌——这也跟他著作浩繁有关系。他的笔名中,有“巨缘、秋蕖、维它、双莫”等中文笔名,也有STR、Sma Kin(“司马今”的英文译音)、Menin等英文笔名。

而领导人们在告别革命斗争后,使用笔名的几率普遍降低,但偶尔还会出现。习近平就曾在2003年在《浙江日报》上以“哲欣”为笔名发表了一篇不到300字的文章。

革命时期笔名多重斗争性,和平时期笔名重建设性

一般来说,由于受特殊的历史环境影响,革命时期的中共领导人笔名大多比较注重斗争性和斗争的艺术。比如,五卅惨案发生后,《热血日报》创刊,瞿秋白和刘少奇一道领导了“三罢”斗争。瞿分别以“热”“血”“沸”“腾”“了”为笔名,寓意深远。

而和平时期的领导人笔名,大多比较重视建设性意义。习近平的“哲欣”笔名的寓意大概是“浙江创新(普通话,‘新’、‘欣’同音)之意”。这一笔名的风格与革命时期的有着明显的区别,透露着浓重的改革进取之意。习近平以哲欣为笔名写的专栏最终在07年3月25日调任上海那一天戛然而止。

中共领导人为何喜欢使用笔名?

革命斗争的需要

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中共领导人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常常要隐蔽自己的真实身份,而取了化名,写文章时也有笔名。“洛甫”原名张闻天,“博古”原名秦邦宪。当年他们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都取个俄文名字。张闻天的俄文名字叫“伊思美洛夫”,后来的“洛甫”是“洛夫”的谐音。秦邦宪的俄文名字叫“博古诺夫”回国后,他以“博古”为化名。

从事地下工作或其他隐秘活动的中共领导人大都有化名,如1936年国统区流传一本小册子《随军西行见闻录》,作者“廉臣”,这个“廉臣”是陈云的化名。遵义会议后,陈云奉中央之命去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在莫斯科化名“廉臣”写了此书。1935年瞿秋白的化名叫“林祺祥”。邓小平原名叫邓希贤,在广西南宁领导革命时化名“邓斌”,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才改为邓小平。

国际共产主义的传统:列宁也是笔名

当时在共产国际,笔名也是较为常见的。很多人都知道,列宁的真名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一个典型的俄罗斯三段式名字,“列宁”只是他比较常使用的一个笔名。“列宁”这个笔名第一次被使用,是在1901 年12 月俄国社会民主党的机关刊物《曙光》上,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在上面发表了一篇题为《土地问题的“批评家”先生们》的文章,署名用的就是后来被全世界都知道的那几个字:尼-列宁。

广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是奥地利人。李德非其本命,他原名奥托-布劳恩,而他的笔名则叫“华夫”。

笔名在表达观点、引导舆论上有着自身的优势

写文章之所以要使用笔名,除了一些名家本身以笔名出名外,作者一般都不希望以真实姓名示人,一方面可以降低作者言论的风险,另一方面,掩饰作者身份能促进文章本身引起讨论。建国后的领导人虽然较少亲自用笔名写文章,但是仍有学者、官员等以团队的形式频频用笔名在报章发表文章,引导舆论。这些文章大多能推动全国对某个问题的大讨论,也被视为官方释放的信号。比如,“郑青原”这个笔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不少影响广泛的文章。新华网发文《揭秘: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的“郑青原”》称:在文章中对重大观点的提出和强调,显然不是一人能力所及。再根据其发表的显要位置和其登报时机,更是对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政治体制改革定方向、定基调的作用号角文章,显示了其不一般的政治意义,大有对外界、对人们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进行正本清源之势。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