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一个预言引发的“末日经济”

在精明商家眼中,世界末日不是传说,而是商机

在精明的商家眼中,“末日”从来都不是一个传说,而是一个噱头和商机。在淘宝,一家店铺的“2012世界末日诺亚方舟船票”,30天卖了近2000件;宜昌某影院推出“世界末日”留言牌拉动观影,引来许多市民留言;位于法国南部比利牛斯山脚下的小村庄布嘉拉总共只有200名常住居民,但自从有传闻称外星飞碟会在世界末日之时来到此地拯救幸存者,大批“末日信徒”便蜂拥而至,许多人还打算在这里安家,等待被“拯救”。不到一年时间,当地的农田、房屋价格就翻了5倍。由来已久的末日之说,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只是谣言和谈资。而对于商家而言,这成了一次绝佳的商机。[详细]

不管信不信末日预言,都能找到适合的“末日产品”

末日求生工具:救生锤、日记本、末日套餐样样有:你相信玛雅预言吗?如果相信,你想的一定是:准备逃生,赶快享受。前者,包括物质准备和能力准备。在物质准备上,中国商家为你准备了蜡烛、救生锤、多功能钥匙扣、急救包、防护面罩、救生衣、创可贴、应急荧光棒等等,墨西哥商家则推出了包括巧克力、特殊刀具、日记本、瓶装水的2012世界末日套餐,当然,还有各式各样的“诺亚方舟”。[详细]

末日娱乐别有天地:普通的T恤印上“末日”字样销量陡增: 你不相信玛雅预言?也好,末日娱乐别有天地。一些普通的T恤、牛仔裤印上“末日”、“玛雅”字样后,销量陡增;冰纯嘉士伯在昆明广场竖起的开心制造机,一时人满为患;重庆武隆仙女山景区为大草原上的“守望石”开了光,说是可以“破末日”,许多人赶去沾仙气。[详细]

末日谣言背后的经济链条

信末日,求生路:逃生工具涌现 “诺亚方舟”却只是炒作

“进入2012,全球各地灾难来袭,当我们正在陪伴家人玩耍,当我们正在高速行驶,当我们……突然地震来了,突然火山来了,突然各种无情的灾难来了,逃生工具不容忽视!”某逃生工具经销商在其广告语中写道。于是,如上文所述,蜡烛、救生锤、多功能钥匙扣等“逃生工具”进了商家的推销大礼包。[详细]

而在浙江义乌,民间发明者杨宗福正在加班加点地制作“诺亚方舟”。这种售价在150万元到500万元之间的逃生装置,已经接受了26个预订。他告诉记者,他本人并不相信“世界末日”的说法,自己设计制作的“诺亚方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逃生装置。但后来经过证实,“中国诺亚方舟”实为阿里巴巴网商平台的炒作,所谓撞击试验,也只是一场没有科学依据的娱乐表演。[详细]

不信末日,纯娱乐:“末日船票”可能是张优惠券

各大城市街头以“末日”为口号的促销广告随处可见。恰逢圣诞、年末促销季,打折,买赠等营销手段都被冠以“末日狂欢”头衔。“末日”不仅没造成恐慌,反倒成了商家、消费者的“娱乐点”。

一些企业到微博上推销专门为当前这场世界末日喧嚣开发的商品。某知名糖果生产企业在微博上说,如果转发它的微博,将向100名用户送上限量版的12月21日明信片,明信片将在诺亚方舟登船地西藏寄出。

“此船票可炫耀、可微博、可卖萌、可文艺,不找零、不挂失、不能丢……”近日,郑州市民刘女士就餐结账时,收到商家赠与的“2012船票”。票面不仅融合微博、二维码等时尚营销方式,更巧妙“娱乐”了2012末日论。该“船票”实为打折促销券,由电影院、KTV、快餐、电器等12个连锁品牌联合发起,其中所有优惠活动到12月21日零时截止。

而在淘宝网上,键入“世界末日”,便可以看到100页以上的商品。其中,最抢手的正是一张“末日逃生船票”,已经售出了340件。“末日逃生船票”包括纸质船票,火车票,信封,船卡,还有所谓“联合国授权2012诺亚方舟登船资格证书”。[详细]

信不信无所谓,去了就行:“末日旅行”线路被炒红

比起销售“末日船票”和“逃生工具”,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末日旅游套餐和图书销售似乎更为赤裸和直接,“末日来临前必须去的十大地方”“世界末日最佳逃生地”……一些旅行社调整传统线路以迎合顾客对于“末日旅行”的要求;而《末日逃亡手册》《末日地下生存手册》等打着“末日”旗号出版的图书也达几十种。[详细]

“末日”经济:向人性深处开发

部分末日经济成为伪科学和迷信的胜利

一家网站称,咨询公司益普索询问21个国家的民众如何看待世界末日,结果5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相信玛雅历法,即2012年12月21日为世界末日,这个比例远高出其他20个国家。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法国约有10%至13%的民众相信玛雅历法。

不管这一数据是否是真的,至少反映了在中国有不少人相信“世界末日”或“半信半疑”。他们也是末日经济的重要消费者。可以说,这种有“刚需”的消费者正是伪科学和迷信的胜利。[详细]

“末日经济”抓住了人们忧患意识和现实焦虑

“末日经济”何以能成气候?这与它抓住了人们的忧患意识和现实焦虑不无关系。有人相信“世界末日”,不仅仅是愚昧和迷信,许多相信谣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缺乏关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指出,虚幻的末日想象,所映衬出的是一种真实的生存焦虑。小到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和城市买房,大到环境恶化……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我们距离家人、朋友和自我的内心越来越远,这让现代人感到无助、焦虑甚至恐惧,加剧了“末日感”。很多年轻人潜意识里将世界“末日”转化为“娱乐和购物狂欢”,以此排解压力、舒缓焦虑、寻找心灵依托。

消费者需要“末日情结”将个人行为合理化

在各路商家拼抢“末日蛋糕”时,末日论是真是假已不再重要。消费者除购买商品本身,也是在消费一种娱乐的心态。名为“暖暖-serena”的网友称:“购物时的心情真是无与伦比。就算不买,试着不同的衣服,看着不一样的自己也乐在其中!都‘世界末日’了还不对自己好一点儿。”

对于末日论成为商家炒作,消费者自娱的话题,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蔡劲林评价说:“如今商家‘炒节’噱头很多,末日这种全民话题自然也难逃被营销。消费者末日情结一是由于末日论掀起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慌,二是由于快节奏生活、工作压力,让人们迫切需要一个理由将个人行为合理化。末日论给了许多人购物的理由,也是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但一定要把握度,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详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