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2012年03月26日 第873期

转发至: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 白社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编者按

  对很多人来说,每年的3月26日是一个绕不开的特殊日子,这一天是海子的忌日。人们会在各个城市的酒馆里、大学课堂中、野外草地上朗诵海子的诗歌,用喝酒、歌唱、默念的方式纪念他。但在一个将诗歌变成房地产广告点缀的时代里,不管纪念是出于真心还是跟风,这一切都已经与那个远去的年轻灵魂格格不入。
  诗人之死:在理想窒息的年代重新发现海子

>> 新闻回顾:春天,想起海子

BRIEF 1

当理想主义渐行渐远,谁还只是物质的短暂情人

以梦为马的诗人与物欲横流的社会格格不入

BRIEF 2

理想主义、充满激情的海子与如今失落的青年

我们怀念海子更多的是在怀念那一个充满理想主义光芒的时代

BRIEF 3

一切向钱看的世界里,理想与诗歌难以立足

诗人没落,信仰缺失,人们只为利益奔波

BRIEF 1

理想主义渐行渐远,谁还只是物质的短暂情人

以梦为马的诗人与物欲横流的社会格格不入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海子《祖国(或以梦为马)》
   @李_磊:假象与真相如同硬币的背和面,无论哪一面朝上,都无法全面反映事情的真伪。诗人海子的诗句,不幸成为商业广告,一个时代的伪词,被一生操持着谎言的国人儿,合谋成为房地产骗局的托词儿。以至于在贫富不均的两极分化之中自欺欺人虚假事实,其实这个时代每天都在上演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人事骗局。

以梦为马的诗人与物欲横流的社会格格不入

  “做物质的短暂情人”,这是海子在诗歌中的自我宣言。这位以梦为马的诗人,生活在物欲正在高涨,正淹没一切的时代。那时,人文精神正逐渐沦丧,蝇营狗苟、同流合污正逐渐成为人们的精神常态。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海子仍坚持诗歌精神,坚持对精神理想的追求。 物欲横流的社会,物质上是突飞猛进的,但人们往往缺乏精神和心灵上的财富。优秀的诗人,往往只能在贫困中挣扎。而事实上,海子一直都是贫困的宠儿。他从小在贫瘠的土地上长大,饱受饥寒交迫。海子忘不了贫困岁月留下的深刻印象,也知道金钱的可贵,但追求物质,在本质上和诗人的精神相悖,物质对海子而言,至多只是个“短暂情人”。

对光明的追求,是海子诗歌最耀眼的主题

  在海子的诗歌中,对光明的追求,是最为突出耀眼的主题。光明,在海子的诗歌中,具化为太阳,太阳成为海子诗歌中光明的象征物,成为海子咏唱的主要意象。海子写过十首长诗,其中七首以《太阳·七部书》命名。海子的长诗很复杂,但是在海子的抒情诗中,已经可以反复看到孩子对太阳的咏唱,对光明的追求。海子对光明的渴求,绝不是年轻人的冲动,也不是为了堆砌诗歌的需要,而是出自内心深处的渴望,持久而强烈的渴望,"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海子一直自视为太阳之子,和太阳合而为一的愿望,那是一种疯狂,但也是海子追求光明的最好写照。

BRIEF 2

理想主义、充满激情的海子与如今失落的青年

我们怀念海子更多的是在怀念那一个充满理想主义光芒的时代

理想主义、充满激情的海子与如今失落的青年

(1)海子的生命状态始终的昂扬的,充满力量与激情:
  海子虽以自杀的方式告别了世界,但他的生命始终是昂扬的,充满力量与激情。他的诗歌文字中,能读出喷薄的力量。这种力量,源自于生命内敛的狰狞,对自我的捶打,正是对高傲情怀的继承。海子关注精神世界远超过现实世界,他以超越现实的冲动和努力,审视个体生命的终极价值,质疑生存的本质和存在的理由。海子的年代处在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以及文化寻根的精神氛围中,充满着对自由的呼唤、对理想的追求。
(2)如今的青年成为失落的一代,现实残酷而残忍:
  如今的青年正在成为“失落的一代”或者“丢失了的一代”。精神上,他们并没有从上一辈那里继承到任何理想主义的光芒。相反,残酷的现实使得他们尚未成年便已背负了一生的重担。当上个世纪80年代的青年们忙于拷问生命的意义,将目光投向“国家向何处去”的巨大命题中,如今年轻人的字典里早就不见“理想”等词汇,只剩下“工作”“房子”“车子”。对他们来说,现实没有什么柔情蜜意,只是一个又苦又涩的果实:
做了“房奴”的年轻人:房价越长越高,买房的人不见少。80后的年轻人正忙结婚、买房,一个个顺利地当上了光荣的“房奴”。被房子压在底下的年轻人没有更多的选择,房贷、房贷、房贷,这就是他们的紧箍咒。
失业的危机让年轻人更加现实:你签了吗?这是大四学生互相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如今的大学生早就不是天之骄子,混得不好的还要和农民工抢饭碗。起薪标准降了再降,物价却越升越高,一毕业就失业的虽是少数,但这生活也确实不容易。

人们怀念海子更多的是在怀念那一个充满理想主义光芒的时代

  从海子去世开始,人们对他的纪念就从没有停歇。曾经,诗歌青年们甚至跑到海子的安徽老家,在他的坟前朗读诗歌、焚烧诗集。有人说,海子的自杀代表着诗歌的死亡,这个世界早就已经不再是一个诗歌的世界,甚至连立足的空间也不再有。人们纪念海子,也许更是在缅怀诗歌,缅怀那个诗歌未死的时代。

人们纪念海子是纪念一个把诗歌与理想作为信仰的人

  网友:我喜欢海子的诗,是他的诗叫我知道原来白话诗也可以有如许的魅力。我不讳言,在 见到海子的诗以前,我对现代白话诗有一种偏见,只对古典诗词感兴趣,而不愿去看白话诗,从某种意义上讲,海子为我打开了一扇门。
@我是陈原:海子的最大缺憾是,他没有敢于让生命做这样一个挑战:在苍老之后,仍然做一个天真纯洁的孩子。他知道这样的难度,并预感了生命必然沉沦的轨迹。他在25岁生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并拒绝了此后更加艰难的生长。让生与死在生命之轮上成为同一个原点。只让诗歌活着。海子却永远年轻——海子祭日前陈原祭奠

人们纪念海子是因为他已是诗歌与时代的象征

  评论者常说, 海子是中国的最后一位诗人,也就是说,不仅海子之后,中国没有了真正的诗人,也没有了真正的诗歌。而正是死亡让他几乎成了近二十年来诗歌的代言人。人们纪念海子更像是在纪念早已衰败、死亡的诗歌,纪念那个充满着理想主义激情、诗意蓬勃的时代。
  @类型文学双年奖:#纪念海子#三月是海子生日,祭日。他是迷,谜一样的生辰,谜一样的死亡。他是纯粹的诗人,也是纯真的孩子。他的诗引你走入田园般的春暖花开,却也让你陷入无尽的自我冲击。于我们,他真如三月,伴冷暖,未久留,终念想。

BRIEF 3

一切向钱看的世界里,理想与诗歌难以立足

诗人没落,信仰缺失,人们只为利益奔波

村庄,在五谷丰盛的村庄,我安顿下来
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
珍惜黄昏的村庄,珍惜雨水的村庄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海子《村庄》

社会主流价值观变成一切向钱看,理想难有立锥之地

  原始的妈妈/躲避一位农民/把他的柴刀丢在地里/把自己的婴儿溺死井中/田地任其荒芜/灯上我恍惚遇见这个灵魂/跳上大海而去/大海在粮仓上汹涌/似乎我和我的父亲/雪白的头发在燃烧——海子《海水没顶》
  海子死后到现在的23年,是中国经济的车轮分秒不停向前碾压的23年。这车轮碾过的不仅是曾经的青山绿水,不仅是过去的生活方式,还有人们的价值观,包括有关诗歌的一切想象。这么多年发展下来,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的GDP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71564万亿。然而在这“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里,人们早就变得无比现实,一切与理想、浪漫相关的东西都已经被抛进了角落里。

信仰缺失,人们只为利益奔波

  秋天深了, 神的家中鹰在集合/神的故乡鹰在言语/秋天深了, 王在写诗/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海子《秋》
  现代人的紧张与压力大概是20多年前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让人们有享受成果的轻松,反而让大家普遍陷入了焦虑之中。而教育的失败、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也让人们在追逐利益的同时逐渐丧失了信仰。当曾经的信仰面临消费社会与“理想”幻灭塌陷后,很多人陷入充满屈辱感的虚无主义与犬儒主义。 信仰缺失,人们忙于生存,为利益而奔波,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还有谁能擎起理想的旗帜?不过是做梦罢了。

诗人纷纷下海、做公务员,诗人群体已经没落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 ——海子《九月》
  诗人的群体虽然一直都没有消失,诗歌也没有真的绝迹,但是诗人的没落却是公认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他们有的办起了公司,有的开始了打工生涯,也有的做了公务员,还有的诗人进入大学做起了老师。诗人即使存在,也早已变成一份“兼职”,而诗歌,也已经变成饭后茶余不被重视的消遣物。如此看来,海子的死似乎更合适,如果他活到今天,该如何自处?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