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不能因为“中式口音”就说记者英语烂

发音确实很“中式”,但未必老外就听不懂


央视记者用英语采访非洲官员

不少网友称央视男记者的中式发音英文听出了“好熟悉的味道”,有的还质疑他“是不是用汉语拼音标注法学的英语?”诚然记者的发音确实不太标准,但外国人不一定就听不懂,中国人难以让外国人听懂的原因主要还是缺乏语音语调和强弱变化,单词重音不正确, 导致老外无法根据语调的上下变化,对句子中的关键单词形成正确预期。很多在国外呆久了的大陆教授,发音可以照样透出北京话,湖南话。[详细]

一句话三处语法错误,但口语对语法要求并不严格

除了不标准的英语发音外,第二个问题“How do you see China’s development in recently years?(你怎么看待中国近年来的发展)”也成为网友们吐槽的重点。有专业英语人士称,“短短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三处语法错误。”“按照标准的语法,该问题应该是: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a"s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不可否认“How do you see”的表述明显是中文思维。但实际上在英语口语中,对于语法的要求并不是特别严格,这样的句法,老外也并非不能理解。 [详细]

记者英语水平尚可,“中式口音”并非“中式英语”

一位知名英语培训机构的美国外教在看完视频后称:“整体来说,记者的英语水平是在中级以上的,他最需要留意的是要放松,说得稍慢一点。”看来,这位记者的水准,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堪。而需要特别指出的地方是,“中式口音”和“中式英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广义上的“中式英语”即Chinglish,指的是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并不单指口语。 [详细]

“中式英语”何以成了部分国人眼中的耻辱

Chinglish里“脏话连篇”


“海干货区”的神翻译

Chinglish的幽默很多都来源于那些不雅的词儿。在海南的一个市场中,“海干货区”的标牌下面就赫然写着“THE SEA FUCKS GOODS”!还有某品牌“咸酥花生”,居然也被翻译成“salty to fuck the peanut”。莫非fuck这个词儿是根据“酥”这个字翻译过去的?而卖家其实也很无辜,自己并不懂英语,往往在进货的时候,花生所在的“干果类”的翻译中就有fuck这个词,结果将错就错成了这样。 [详细]

机场标识请你“小心地滑到”

“no entry on peacetime”,是曾经在首都机场的一个标识的翻译,中文是“非紧急情况请止步”,这一定让老外们感到迷茫,为什么和平时期不让进?也许这样的错误是因为中文和英文中双重否定的用处完全不一样,其实两个惯用的词“Emergency Exit”就可表达这个意思。还有一个标识是“有狗,请勿靠近!”,英文注解却是“have a dog”,这样的解释一定让爱狗人士想要进去看个究竟,但万一被狗咬,这责任就不知道是谁的了。还有“小心滑倒”的标识下面注着“slip and fall down carefully”,也就是“请小心地滑倒”,这个态度难免让老外感到困惑。[详细]

“摇滚驴“和”没有性生活的鸡“成了招牌菜


中文菜名,英文译法
更有趣的是菜单上的Chinglish。因为中国菜的名称不像外国菜那么直白,是什么原料做的就起什么名,而是取其象征意义或典故多过本意。比如驴打滚可以翻译成“Rolling donkey”(摇滚驴),四喜丸子是“4 Glad Meatballs”(四个欢喜的肉球)。还有比较可怕的:“man and wife lung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片)实际上就是夫妻肺片,而童子鸡则被翻译成“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没有性生活的鸡)就更类似于英国人的幽默了。[详细]

世博和奥运时都曾有中式英语“整风运动” 但效果有限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中式英语”所谓的特色实质上就是错误和尴尬。这意味着它几乎从一诞生就有摆脱不掉的“耻辱”与抬不起头的“自卑”,似乎它的出现注定是个错误,注定要被消灭。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北京和上海都发起过“中式英语”广告牌清除活动。从规范化的角度来说这项活动无可厚非。公共场合使用正确英文,不仅可以避免错误信息给到访的外国友人造成误解,带来不便,而且也是中国更加国际化的表现。但从后续来看,行政手段效果非常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国人缺乏相关的语言环境,毕竟英语在中国不是母语,说英语的环境有限。[详细]

中国人自嘲“中式英语” 外国人却good good study

《纽约时报》称ungelivable “非常酷”

相关数据显示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它的来源。2010年,中式英语“ungelivable(不给力)”风靡网络,似乎标志着一个从“中国人背英语单词”到“中国人造英语单词”的跨越性时代拉开帷幕。《纽约时报》称此事“非常酷”。此后外媒不断报道中国特色英文词汇:比如将“antizen”译为“蚁族”,是把“ant”(蚂蚁),加上“izen”作为后缀,用来形容80后大学生低收入聚集的群体。[详细]

Facebook上8000人呼吁“救救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深受老外喜欢

英国《卫报》曾报道称,美国社交类网站Facebook上甚至有“救救中式英语”小组,并吸引了8000多名成员,里边有超过2500条中式英语例子;而美国知名照片博客Flickr上的“中式英语之潭”,则有超过3000张有关中式英语的招牌类照片。这些外国人都是中式英语的坚定拥趸,对中式英语的兴趣是出于“喜欢而非嘲笑”,大多数网民似乎也抱这样的态度,他们喜爱而不是鄙夷中式英语。[详细]

中式英语被老外集结成书 有专门网站介绍

德国青年Oliver Lutz Radtke(中文名纪韶融)在2007年出了一本名叫《Chinglish- Found in Translation》的小册子,专门集结他在中国大街小巷看到的各类Chinglish。在他眼里,很多错误反倒是另类艺术和绝妙的中国式创意。研究这些误用的“土著英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人的想法。同样曾经在中国留学的荷兰青年方柏翰从中国语言的扩大中看到了商机,他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了一个网站Chinglish.com。这个双语电子邮件门户网站,目的在于应对不断增长的中英文交流需求,并打破存在于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语言障碍。 [详细]

“正宗”的中式英语,是有生命力的

对于正宗的“Chinglish”,没必要一棍打死

现在有两种Chinglish,一种是翻字典甚至电脑的硬译,绝对会造成中外交流上的误解和障碍。严格说来,这不算Chinglish,最多算山寨英语,应该加以清理。还有另一种情况,是中国俗语的形象化直译,把中文的成语、俗语按字面含义形象化地直译,如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老外一下就知道中国人习惯用山和海来形容“多”这个概念。这种翻译容易理解,而且保持了中国特色,外国人不但可以听懂,而且还可以了解中国文化。[详细]

中式英语折射时代特征 毛泽东定义“纸老虎”

中国式英语词汇,它们往往能折射出中国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例如,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特色的词汇有,Confucianism 儒家思想,Four Books 四书,FiveClassics五经,而family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knowledge economy知识经济,peaceful rising 和平崛起等词汇又记载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图景。而在近代,最著名的中国式英语的原创者应该是毛泽东,1946年8月,他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当时的翻译用scarecrow(稻草人)代指,遭到毛泽东当场纠正:“不行,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纸糊的老虎,是paper tiger”。 [详细]

中式英语已是民间文化一部分,应该宽容对待


“不出合肥,逛遍世界”广告语

在民间,Chinglish总能引起网友追捧,比如一个房地产广告语“No Hefei,Guangbian World”(不出合肥,逛遍世界),还有“Kaifeng Bus Stop Jin Mouth”(开封公交进站口)等,它们已成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在互联网上,中式英语的狂热追随者数目还在上升之中。而中式英语的新式变体也在不断涌现。对此有学者表示:人们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中式英语,而不是指责和排斥它。“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生存法则对中式英语同样适用。作为一种中外文化交融中出现的有趣文化现象,中式英语仍将以不可逆转之势在指责和宽容中继续“成长”。[详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