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习近平为何穿上迷彩军装?

寒冬视察,历届军委主席着装各有不同


胡锦涛身着07式将官大衣

1月26日上午,习近平视察内蒙古阿尔山,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下,慰问在边防线上巡逻执勤的官兵,并视察哨所,与哨所官兵共同用餐。另外,本次视察中,习近平头戴07军官版栽绒皮帽,首次穿着我军标准的冬季迷彩防寒服亮相。而从历届军委主席寒冬视察的穿着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军服的变迁。习近平此次视察身着07式防寒服,胡锦涛视察时为07式将官大衣,江泽民为87式军大衣,邓小平和毛泽东均为65式军装。[ 详细]

为什么选择07式防寒服?

如果仅仅是因为严寒,习近平主席完全可以穿羽绒服御寒,这次选择07式防寒服,一方面是身份的体现:在中国,中央军委主席在视察检阅部队时都会穿军队制服,这次也不例外。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着装,防寒迷彩服从外观上看和普通士兵着装并无二致,穿上这样的服装视察部队,无疑拉近了军委主席和普通一兵的距离,既端庄大方,又能和士兵们打成一片。

至于07式防寒服的保暖效果究竟如何,2010年解放军报曾有专门报道称:该军服“全套重量仅6.5公斤”,“使用的是被称作‘全天候人造皮肤’的新型防寒材料,“防风透湿、卫生保暖性能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创国内服装面料先河,确立了我国在国际同行业领域的领先地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通常情况下,军委主席一般都穿“军便服”

2013年11月5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视察时,穿的衣服是“军便服”,类似深绿色中山装。按照规定,中央军委主席没有军衔,这是中国的特殊情况。他们出席军队活动都穿军便服,这军便服为深绿色的中山服,质地上乘。由军服演变而成的一种便服。立翻领(似中山装领型),前身上下左右有四只带袋盖的挖袋。特点是袋盖表面不露钮洞,在里面装钮攀,外观端庄、大方,且富有生气。多用卡其类或粗毛呢制作。[详细]

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似乎对军装“情有独钟”


习近平在正定

1982年到1985年间,习近平先后担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他给时任正定县副县长王幼辉的第一印象是,“穿着一件绿色军装,看上去不像干部”,“打扮像个炊事班长”,“在一般人看来,这位县委副书记好像有点‘土’”。其时,习近平刚刚卸下红领章,去职国防部长秘书,穿着军装或许是一种惯性使然。也正是带着这种平民土气,习近平在正定骑着自行车到各个乡、村去考察,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详细]

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有自己的“穿衣之道”

三大件:西装、白衬衫、夹克衫


江泽民视察

中国领导人的服装向来的风格都是“简约、朴实、庄重”。一件白色短袖衬衫,下摆塞在西裤中,便是领导人们的夏装,在江泽民主政期间,领导人外出视察时还一度“流行”过四个口袋的短袖衬衣,但现在已经销声匿迹。冬天外出时,领导人们穿的大多是一件羽绒服,在正式场合尤其是出访时也会穿上羊毛大衣。春秋季时外出视察的服装是一件黑色、齐腰长、普通人造织物的拉锁夹克衫。在一般性的外交活动或政府会议中,西装是最常见的“装备”。[详细]

初登场,习近平穿衣体现“可视化改革”

十八大之后,刚刚履职的党的总书记习近平作为新一代领导人,初登台便在自我形象上进行了变革。他特别提出了在非政务场合出现时,男性可以不用打领带。他带头以着西装衬衫不打领带,并松开衬衫第一粒钮扣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这应当是他试图展示轻松自然的亲民形象,减少民众对新领导人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并且显示改革行政作风,体现务实精神,和打击官僚主义风气的落实在可视的形式化的手段之一。而这一亲民、轻松形象在一夜之间就为民众所接受,随后,在各级政府工作会议上,通过媒体的报道图片和视频,我们都能看到各级官员着西装衬衫不打领带开会的情景。[详细]

出访时,着装细节体现“情侣”搭配

2013年5月,习近平访问西班牙时,夫人彭丽媛以一身绿色旗袍配白色小西服出现在他身边,习近平则佩戴一条与旗袍颜色比较接近的领带出镜,两处细节体现出“情侣色”搭配。对此,费加罗杂志时装总监Mix说,领导人夫人出访时,因为要遵守一些国际惯例,一般都穿着制服化的服装,简单的搭配就可以,不过最难的就在细节,“比如这次习主席的领带和夫人的旗袍颜色非常接近,就是从细节处体现两人的恩爱。”而2013年3月习近平偕夫人出访俄罗斯及非洲三国的过程,每次也都有类似“情侣色”的搭配。[详细]

领导人穿衣向来“简约不简单”

中山装,从最普通到最隆重

开国大典时,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引起世界瞩目。此后,到处是中山装的“海洋”,不分党派,不分年龄,不分贫富,不分地位,甚至不分男女,人人都喜欢穿着中山装。但随着西装的普及,无论在领导人和老百姓身上,已经越来越少看见中山装的影子,但中山装并未消失,最近几年,它几乎成了中国领导人最隆重的“华服”。

2009年10月1日,和历届最高领导人一样,胡锦涛身穿深色中山装,主持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仪式。阅兵式上的中山装既有传承又不失革新意味,“传达出中山装这一中国‘政治图腾’蕴含的开放民主、民族复兴之意。”

2010年2月11日,汪洋参加广东省2010年春节团拜会时,身着样式与传统中山装较接近的中式立领上装,时尚又不失儒雅庄重。汪洋说:“我今天在这儿带个头,我希望在今后的中国传统节日里,有更多的人穿中式服装,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拉动中式服装消费。”2011年,随着辛亥革命百年一系列事的到来,中山装成为诸多政界人物的选择。201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更是穿着中山装露面。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详细]

曾经,领导人穿不穿西装要分情况

在现在的电视画面中,中国领导人穿西装出现在各种场合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几十年前,这样的穿着还是“禁区”。二战后,所有对西方有抵触情绪的国家领袖,都非常刻意地拒绝在公开场合穿西装。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外交部长乔冠华将率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大。出发前夕,周恩来特别要求:出席正式会议时,中国代表要穿中山装,不要穿西服。

胡耀邦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最高领导人中第一个穿西装的。他是在以身作则地鼓励人们穿西装,看来他把这视为培养开放意识并向世界展示中国开放形象的一种手段。1989年,胡耀邦生前穿西装的最后一张彩照,第一次用在了追悼会上。 [详细]

百姓爱看有血有肉的领导人

领导人的服装,因为政治因素而备受关注,而真正的亲民,百姓自会感受到。习近平主席视察边防哨所,身着迷彩服,一手举筷,一手捏着咬了一口的包子,和士兵们开心交谈。看见这样的场面,亲切感油然而生。国家领导人也是人,百姓们希望从媒体中看到的领导人的形象,不总是西装革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远在千里万里,笼罩在“神”的光环中。而是希望既能看到他们具有领袖气质的一面,又看到他们作为普通人有血有肉的一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