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见义勇为考生该不该被保送

见义勇为保送大学,早有案例

说到保送上大学,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2008年,曾在汶川大地震中舍己救人的申龙、王佳明、欧阳宇航、张博四少年,分别被保送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焦作籍消防战士荆利杰因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被保送进入昆明指挥学校学习。2009年,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小英雄的德阳东汽中学女生马小凤和“可乐男孩”薛枭,也分别被免试保送到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2010年,在玉树地震中连救4人的小英雄尕玛朋措也被保送进清华大学。[详细]

支持者:保送就是弘扬社会正气

在人性的高考中得了满分,这样的时代青少年的楷模,如果有大学向他伸出橄榄枝,你好意思说“不”吗?有支持像柳艳兵这样品德优秀的学生保送大学的网友表示,对这样的学生破格录取,就是弘扬核心价值观。高校招生不仅要看成绩,更该看品德。否则,德智体全面发展岂不是成了一句空话,最后还是得以成绩论英雄。考生平时品德好不好,一般情况下看不出来,但在危急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的见义勇为者,其品德肯定无可挑剔,获得高考录取资格也完全应当。此举更有助于弘扬社会正气、营造良好社会风气,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详细]

反对者:保送是对见义勇为的不尊重

四川教师赵耀世表示,两位高三学子挺身而出的义举在当今社会实属稀缺资源,值得社会大力褒扬。社会也有责任、有义务来帮助他们实现梦想。但是,直接保送抑或一路绿灯都不是对见义勇为者的最好尊重。在当前高考选拔机制屡受吐槽的情况下,尝试以素质能力为突破口建立起一套更为科学的选拔机制不失为一大创新。见义勇为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展现,如果它与利益挂上钩,有再好的理由作支撑都会让美德失去价值。

见义勇为高考保送(加分)=危险的诱惑?

除了保送大学之外,一直以来各地出台的对见义勇为考生加分政策,也饱受争议。像山东省对见义勇为考生可增20分投档,可是这种政策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要知道,不仅是保送,在山东、河南这些生源大省,20分对考生和家长都是巨大的诱惑。人们不禁担忧,这样的政策会造成中学生见义勇为泛滥,甚至是见义“乱”为。

考生大多十六七岁,还属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普遍缺乏对危险的充分预见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他们是社会有义务给予特殊保护的群体;从见义勇为的实际救助效果上看,未成年人见义勇为,很可能给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带来难以弥补的创伤和损失。[详细]

无情的高考与滥情的高考

问题的争议点在高考平等性上

高考虽然有很多的弊病和漏洞,但它毕竟还是提供了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模式。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不同,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这种稀缺资源的分配要基于一种平等的竞争机制。想要保障竞争机制的平等,就得确保选拔程序的正义和筛选过程的公平,分数面前应该人人平等。在激烈竞争中,各种加分保送政策,逐渐变成家长和学生眼中的“唐僧肉”,甚至引发了一系列“高考腐败”。所以说,公众对见义勇为该不该保送的争议的关键点,是在高考的平等性上。

破格保送,对其他考生公平吗?

虽然不能唯成绩是从,但是高考成绩确实从某一方面可以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并不是没有参考意义的。某高校毕业生曾表示过自己对见义勇为考生保送的看法,他说:“我不太赞成这种破格录取的做法。我觉得这只是个偶然事件,恰好有机会救了人,又恰好被媒体曝光了。那么那些没有机会在考场上救人、没有被媒体曝光的孩子品德就不高尚吗?他们达不到录取线的话,又能不能被破格招收录取呢?”

无情vs滥情:一面异地高考难,一面政策加分多

谈及高考的公平性,我们不得不关注如今高考政策宽严不一的现象,一方面,对于教育部布置的异地高考“作业”,各个地方出台的政策不一。例如,北京今年只放开了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而且需要满足在北京缴纳社保满6年等五项条件。对此,有家长直言不讳:“异地高考的这些政策,表面上是‘条件’,实质上是‘门槛’。”

相比异地高考的无情,高考加分政策则是可以被扣上“滥情”的帽子:目前,教育部规定的高考加分项目仅14项,而各地的各种优惠政策累积达192项之多。一些加分政策仍备受争议。如2009年湖北省地方政策明确,“农村独生女报考省属高校加10分”。有市民质疑道:“如城中村的独生女持农村户口,这些孩子从小就在城市接受教育,高考时却能享受加分政策,这公平吗?”更让人诟病的是,高考加分政策主要为优势阶层子弟所享受,甚至成为钱权交易的平台。[详细]

在高考分数面前,必须人人平等

在高考分数面前,必须人人平等

做人善良、热心是非常必要的,好人应该得到肯定与报答。但在涉及公平与规则这个问题时,褒奖好人不应该破坏公平与规则。高考有自己的规则,按规则办,这才公平。见义勇为的行为可以而且应当褒奖,但不应通过破坏高考的规则来实现。

对于品德素质拔尖的学生,高校确实可以“网开一面”,但这种通融是有限度的。学生必须要具备基本的素质,否则进入学校后他的学业也会出现困难。加试考察,就是为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优则入,不优则出。

但不能让见义勇为的学生“流血”又“流泪”

既不破坏规则,又让“道德考试”中得满分的考生上大学,其实这个事情不难解决,就是等伤愈之后,有自主招生权的高考,对柳艳兵进行面试笔试等测试,如果合格后正常录取。这样既可弥补见义勇为考生无法参加高考的遗憾,又能保证高考的公正公平。

不过还要说一句的是,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我们并不鼓励学生的见义勇为行为。因为中小学生一般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能力还很差,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青少年首先应该能自我保护,同时可以“见义智为”。虽然不过度提倡,对于能够见义勇为的学生,国家是会给予一定奖励和抚恤。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