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晓敏 特约军事评论员
即将爆发的美伊战争可谓全世界嘱目的焦点,但是又有几人能看清它的来龙去脉?本网独家连载1987年至1991年中国驻伊拉克武官助理、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翟晓敏教授的专稿,以飨网友。
1. 非对称作战:使伊拉克不能以弱胜强?
即将爆发的美伊战争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占绝对优势的美军必然会占领伊拉克,那么伊拉克为什么不能创造以弱胜强的奇迹呢?
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战例,在战略上大都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以较长的时间实现强弱的转化;利用国际环境或外部支援;以重大牺牲迫使敌人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而美军所倡导的利用高技术兵器进行的非对称作战,在战略上,多以外科手术式的打击乃至点穴式打击来压缩战争的持续时间,以免出现强弱的转化;战前便促成有利于己方的力量对比和国际态势,以使对手处于孤立少援的状态;以高技术手段在给对手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少付出甚至不付出重大代价。这样,就剥夺了弱方实现强弱转化的必要条件。在战术上,以劣胜优需利用复杂的地形、气象条件以及夜暗,而技术优势一方减少了弱方利用这些条件的可能性。优势一方对战争的控制能力增强,不仅据有战争的主动权,而且获得对战与和、战争整个过程、战争结局以及战后发展趋势的控制权。而较弱的一方,如海湾战争中的伊拉克和科索沃战争中的南联盟,在整个战争期间,除了被动实施防空作战外,没有任何主动反击作战能力,只能被迫按强者所限定的规则进行一场“有限战争”。
非对称作战概念,即充分发挥己方军事装备和技术优势,充分利用敌方弱点,速战速决并尽可能减少己方伤亡。
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展示的以强击弱的高技术非对称作战的核心,是以质量上和系统方面的绝对优势对抗敌方的绝对劣势,使双方的强弱差距更为凸显。切尼指出,“联盟所采取的战略是迫使萨达姆按照我们的方式作战,以己之长击伊军之短。”
2、信息战:使美军“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历史上不少以劣胜优的战例,讲究出奇制胜。可美伊战争还未打响,伊拉克的防御部署已被美军掌握,伊拉克岂能不败?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使美军拥有“知己知彼”的能力。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威廉·欧文斯认为:“信息技术解决了士兵们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要求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在下一座山的后面有什么?几个世纪以来,解决这一问题进展缓慢。最近10年,技术的进展非常之快,使解决这一问题有了革命性的办法。”“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战场,也可能是整个北朝鲜、伊拉克的面积。我们能够仅以30秒的延迟、在各种气象条件下、透过云层、以不超过10厘米的误差非常精确地看到战场上的目标。如果交战的一方能对战场了解到这种程度,而他的对手不能,那么拥有这一能力的一方就享有主导性的战场认知能力。或许他就拥有了孙子在谈到制胜因素时所说的那种‘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能力。” 美国防部长莱斯·阿斯平在论及信息对海湾战争的影响时称:整个战争指挥的历史,便是对确定性的无穷尽的追求。数百年来,军事行动的总指挥官第一次能够对战场形势一目了然,并且在需要时根据及时而充分的情报作出正确的决定。
美军认为,实施信息战利于从许多方面提高战斗力。例如:可将远距离精确打击与信息战能力相结合,直接攻击敌战略重心;可以使用较少的部队以较少的损失达成军事目标;利于进行非线式作战;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利于战争的指挥;可以使战略、战役和战术级作战融为一体,达到较高程度的一致;除了火力和机动外,又增加了可对敌造成更大威胁的电子攻击;利于控制毁伤力,在不必对敌方基础设施和敌国人民造成严重杀伤破坏的情况下,达到预定目的;可实时或近实时地发现目标、攻击目标,从而加快作战速度,以利速战速决。美军信息化水平在海湾战争后又有进一步提高。以波黑维和为例,美军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获取目标信息,提高打击目标定位精度,空袭成功率从海湾战争的50%提高到80%。
美军理论界认为,美国可以用信息威慑取代过去的核威慑,用信息封锁补充现在的经济封锁,以信息优势保障美国在干预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美国政府认为,美国的信息优势有助于以较小的代价慑止或挫败传统意义上的威胁。由于能为其他的联盟成员提供最重要的信息以便进行决策和采取有效行动,美国可确保其盟主地位。
作者简介
翟晓敏,搜狐特约军事评论员。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大校,1987-1991驻伊武官助理
1975年毕业于西安外语学院英语系,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1981年以后在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任教。1987年至1991年在中国驻伊拉克大伊馆任武官助理。1991年至199 5年,任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1995年考入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 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获军事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战略思想、美国军事战略和中美关系的教学与研究, 在国家一级和二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国际关系、军事理论和外国军事思想方面的论文40余篇,出版的学术 著作有:《冷战后的美国军事战略》、《军政情报分析与预测》等,发表的代表性论文有:“冷战后美国霸权 评析“、“冷战后的美国预防性防务“、“对中美战略关系的反思“、“论当代战争预警“等。2000年赴 夏威夷美军亚太总部进行交流。现任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美伊冲突将走向何方-国际战略专家翟晓敏专稿(12)
美伊冲突将走向何方-国际战略专家翟晓敏专稿(11)
美伊冲突将走向何方-国际战略专家翟晓敏专稿(10)
美伊冲突将走向何方-国际战略专家翟晓敏专稿(9)
美伊冲突将走向何方-国际战略专家翟晓敏专稿(8)
美伊冲突将走向何方-国际战略专家翟晓敏专稿(7)
美伊冲突将走向何方-国际战略专家翟晓敏专稿(6)
美伊冲突将走向何方-国际战略专家翟晓敏专稿(5)
美伊冲突将走向何方-国际战略专家翟晓敏专稿(4)
美伊冲突将走向何方-国际战略专家翟晓敏专稿(3)
美伊冲突将走向何方-国际战略专家翟晓敏专稿(2)
美伊冲突将走向何方-国际战略专家翟晓敏专稿(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