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关于在北京四五环建停车场让车主把车停在四五环之外的讲话,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一些网友质疑这一政策的可行性,为此搜狐网特约原北京市公共交通管理局副局长段里仁对这一新闻发表评论。
1. 北京不会说一律不准开车进城进四五环,政府既不应该限制购买车,也不应该限制大家使用。都不能用行政手段来限制,只能去引导小汽车的科学、正确使用,用方便低成本的轨道交道公共交通,吸引车主不开车进四五环。
段里仁:我觉得北京市交通委交通规范里重点关于停车规范的内容,即在四五环城市周边地区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枢纽建设低价位的大型停车设施,以吸引开车上下班的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是非常好的。
我觉得从这点可以看出我们北京未来的交通应该是很有希望的。因为解决好停车问题是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重要的战略措施。国际上城市交通改善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日本也好,欧洲也好,甚至于美国,小车主要是在高速公路上,在郊区公路上,将要进城的时候有一个叫做停车换乘停车场,这个大型停车场是低收费的,甚至于有一些是不收费的。北京市交委提出四环、五环主要的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站点,这些站点有大型的停车场。这个停车场收费是非常低廉的,甚至于是免费的。坐轨道交通坐地铁进城上班,下班到了这个站下来开车回家。
从规范的内容来讲,规范的情况来讲,不会用强硬的行政手段。不会说一律不准怎么怎么样,我想不会的。 这里面没有说不准私车进来,政府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事实上已经证明这一点,我们这几年在交通改革上花了多大的气力。经济手段是规范的其中一个手段,也有管理手段。按照我的想法,首先是要看看条件,创造条件让它有一个很好的停车设施、停车场,并且是低价收费的。这样的话,城市交通特别是快速交通网络形成以后,很快很方便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不会用限制的办法,这是首要的,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大家可以一起探讨一下,我们的基础设施非常不够,北京采取的这种办法我们可以理解,你要去买车限制私人购车的话,我觉得要十分慎重考虑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购房,像我们需要吃饭,我们需要穿衣一样,吃穿住行,行就需要交通工具,限制买车不太合理。但是买了车以后,主要引导他科学有效地使用,让私家车有效地使用、科学地使用,对于交通拥挤地区,古今中外历史证明,如果都是开小汽车进交通拥堵地区的话,这个地区的交通拥堵是永远解决不了的。在交通拥堵地区采取一些方式对小汽车适当地进行引导,使它少进入交通拥堵地区,我认为这个是正确的,而且是可以行得通的。但是我不主张从购买上就限制私人购买小轿车。政府既不应该限制购买车,也不应该限制大家使用。都不能用行政手段来限制,只能去引导。引导小汽车的科学、正确使用,特别是中心区和交通拥堵点,采用一些交通惯例的措施,我认为这不叫做限制小汽车的发展,而是引导小汽车的使用。我想我们的市民对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2. 世界上很多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解决都是以轨道交通为主。东京市区90.6%的人是坐轨道交通的。我们现在是大力建设轨道交通,如果建成的话,北京的市民也会第一选择轨道交通。但是,我们不能等着北京市的轨道交通建成之后才解决路面交通拥堵问题。
段里仁:我考察了世界上很多大城市的交通,他们这些城市的交通问题解决是以轨道交通为主。比如说东京市区三个区90.6%的人是坐轨道交通的,东京都市圈跟北京市的面积差不多,但是在这个区里面坐轨道交通的人有多少?66.1%。东京的地铁284公里长,274个站。巴黎地铁三百个站,伦敦地铁400个车站。我们北京地铁40多个车站太少了。国外地铁站与地铁站之间的距离最长的也就是五六百米,最短的三四百米,上来之后不需要别的交通工具,可以步行到达目的地,这种基础设施条件特别好。我们现在还不暂时具备这种条件,一方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我们想法设法把道路的车辆减少,无非就是这两条路,一个是加强建设,赶快把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发展上去,光靠这一条不行,轨道交通建起来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我们北京市有很好的规划,但是它确实需要时间。
因此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也不能等着北京市的轨道交通建成之后我们才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必须要采取一些解决路面交通的办法。
段里仁:有人担心吸引人家参加从四五环改换公共交通的时候,它的成本应该比开车进城成本低速度还快,这才有吸引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吸引力从何而来?上下班交通高峰挤不上公共汽车怎么办? 北京 轨道交通现在运客量只占10%左右。公共汽车挤不上去我们也要对比一下,95年、96年我们公共汽车那时候只有5000辆,现在是16000辆公共汽车。过去公共汽车每平方米站10个人甚至11个人,现在公共汽车就没有那么挤了,北京市政府在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上,在解决交通条件上应该说咱们做了很多工作。我作为一个市民,我们应该理解这一点。
段里仁:首先保证市民能够准时上班,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我在东京去年3月份考察交通的时候,坐它的轨道交通,几乎每天都坐,我还坐过出租车。经过调查到底是轨道交通快还是坐出租车快?结果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多次平均的结果,坐出租车所花的时间比坐轨道交通多一倍到50%。我们现在是大力建设轨道交通,我想到如果建成的话,北京的市民也会第一选择轨道交通。
3.“让车主把车停在四五环外”的措施,所针对的不单纯包括私车,也包括公车,凡是只能载一个人两个人的小汽车都包括。不包括出租车。但在二环、三环限制空驶的出租车我始终认为是正确的。要减少出租车空驶率,出租车公司要降低份钱。
段里仁:不单纯包括私车,也包括公车,凡是只能载一个人两个人的小汽车。这里面私车是主要成分,因为私车多。我不赞成出租车限制这种说法,出租车是公共交通辅助性的交通工具,出租车每一天要运载25到30个人,相当于12辆甚至于15辆包括公车包括私车的运输量。因为它是一种多人乘的小汽车,它比个体交通工具来讲,比一般小汽车来讲应该是优先的,应该比私人小汽车有优惠。
整体来说,出租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辅助性的交通工具,它的地位不可少。第二,北京出租车60000多辆,是世界大城市里面出租车最多的。第三,北京出租车的空驶率太高,白天达到40%的空驶率,甚至还多,晚上超过50%甚至到60%。空驶的出租车占用道路资源无疑是浪费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二环、三环限制空驶的出租车我始终认为是正确的,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空驶的出租车在拥挤路段。要减少空驶率,它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需要出租车公司或者司机以及市民都来支持。我认为出租车公司要降低份钱。做出贡献,市民也要改变一下习惯,不一定到路上招手打车,我们现在通讯手段非常好,有手机家里又有电话,将来如果有可能的话,固定出租汽车停车点。我打一个电话就来了,或者在家里接你,或者在单位接你,或者你到出租车停车站搭汽车,国际上很多城市都是这么办的。
出租车是公共交通工具的一个辅助性的交通工具,它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公共交通工具来讲,公共交通工具分线交通工具、点交通工具、面交通工具,飞机是点交通工具,从这个机场到那个机场,火车是线,公共汽车也是线,小汽车、自行车是面交通工具。交通的全过程是从A点到B点的全过程,从A点到B点的全过程里面要利用交通工具的话,单纯利用点交通工具是满足不了的,坐飞机到广州只能到机场,从白云机场到你的旅馆坐汽车到某一个汽车站停下来到你的旅馆,要么就坐小汽车坐出租车,因此交通的全过程必须有面交通工具来参与。
为什么停车场在四环五环大的汽车站或者是轨道交通站建停车场?私家车作为面交通工具的作用,使公共交通的扩大性就增强了。出租车可以在城市门到门,拥有私家车在郊区就可以门到门。随着地区不一样,私家车的作用和出租车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助性交通工具来讲,为了解决市政交通问题,出租车是一个辅助手段。
4. 四五环建停车场这个问题不是近期的问题,这只是一个规划,是今年要制定的十项交通规划里面停车规划是重点之一。首先这是一个规划,这个规划不能指望短期内能实现,但是我相信北京市肯定会往这个方向努力
段里仁:还有人担心 汽车使用率降低的话,买车就不值了,买车就要赔了,因为养车成本很高。 不能说买了一个小汽车所有的交通都能解决了,大家都开车上下班大家都走不动,感觉还是坐公共交通好。交通工具应该多样性,满足大家的需要。现在是五天工作制,有两天是休息的。要去怀柔到郊区休闲的话,肯定开小汽车还是比较方便的。
中国的车很贵,要省很久钱才能买上车,我完全理解这些有车族。但是我们道路太堵。我去日本讲学15天,每天花七八个小时坐轨道交通,坐它的出租车,坐它的公共汽车,对比来对比去还是坐公共交通好。
在中国人们买车用车不完全是把它当交通工具,更主要是为了把它当做一种身份的象征。这就是白天非上下班时间一线二线地铁不拥挤而长安街和二环汽车照样拥堵的原因。人们宁愿开车拥堵也不愿坐轨道交通。这是交通文化问题。
交通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在国外不存在这个问题,我第一次去国外是在78年,当时到德国,我们代表团去了德国的一个市政府,开了一辆大车来接,到了城里面要我们下来,车不能进去了,要我们走进去。那是步行街,很多人觉得这是主人对我们的歧视,结果后来自己否定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到市政府去时,市长走出来接待,市长上下班也是从步行街走过去的。不存在身份不身份的问题,交通工具不是一种身份的代表。
国外进入家庭一百年了,我们才仅仅几年时间。所以在这方面网友们提出这些问题来也可以理解。通过做工作,通过我们社会往前走,我想这个问题慢慢可以解决。
四五环建停车场这个问题不是近期的问题,这只是一个规划,是今年要制定的十项交通规划里面停车规划是重点之一。首先这是一个规划,这个规划不能指望短期内能实现,但是我相信北京市肯定会往这个方向努力。规划我没有看到,我想按照原则来讲是要调整市中心区停车费的价格,采取不同地段不同时间,不同价格,甚至于限制停车时间,这样调整市中心区的交通流量,来缓解交通拥堵地区的交通压力。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