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口不能超过1750万 前天,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农工党党员王如松表示,经过科学测算,北京人口最多应为1750万,超过这个数字,人们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会大大下降,资源会短缺,人的心理也会倍感压力。 王如松委员表示,这1750万包含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他说,他曾经进行过住房、交通、水资源等多种因素的模拟分析,如果北京人口总规模能控制在1750万内,人和环境都还能忍受。而且如果城市规划得好、管理水平能跟上,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整体环境仍然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未来城市部分区域的人口密度还要降低。”王如松说,如果人口从现在的1300多万增加到1750万,并不意味着人口密度比现在还要增加,相反人口密度要不断降低。他说,北京目前除延庆、怀柔北部、密云北部山区外,平原面积约6400平方公里。将来这6400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密度应该控制在1万人左右。从目前状况看,在宣武、崇文等老城区,人口密度过大,如前门地区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五六万人,在中关村地区,每平方公里也有3万人左右,将来按照科学的城市规划,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都要降下来。 ■文/本报记者 朱鹰 失去文化依托影响力会减弱 市政协委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谈到北京文化名城定位时,非常有感触地说:“这一定位非常准确,它体现了‘跳出北京看北京’的宏观思路。北京首先就是一个世界文化历史名城,北京现在和以后要在全世界亮出的最醒目名片,就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失去文化依托,北京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将会随之减弱。”参加政协会议的叶文虎委员也表示,摒弃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就没有根基。文化名城的定位,标志着政府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一种深度思考,社会和政府都在对改革开放初期的冲动和盲目追求现代化进行反思,如何从被人们淡忘和忽视里面,去发现和继承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本报记者王旭 李罡 世界城市体现“大北京”概念 “把北京定位于世界城市和世界服务中心,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从北京的准确分析。”昨天,市政协委员、专门研究区域经济的国家高等教育行政学院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董险峰向记者表示。据董险峰委员分析,这个定位是把北京放在寻找北京的位置,这说明北京不是孤立发展,而是放在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甚至全球的大经济圈里谈“大北京”协调、均衡发展概念,强调的是区域间的合作和互补。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