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三:淮河十年治污投入不足是没达到目标的主要原因?
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讯:据10月2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报道,淮河十年治污,投入不足是没有达到目标的主要原因。
淮河是我国母亲河之一,从1994年开始我国加强了对淮河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十年来淮河治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1995-2003年间,淮河干支流污染程度呈明显好转趋势,主要污
染指标浓度明显降低。2003年与1995年相比,淮河水系Ⅱ~Ⅲ类水质比例增加了9个百分点,Ⅴ类~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减少了35个百分点。1994至2003年间,淮河流域35个城市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135%。与此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没有相应增长。2003年,淮河流域COD入河量为71.2万吨,与1994年150万吨相比削减了53%;淮河其他污染指标也基本满足Ⅲ类水质要求。在10月24日召开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首先肯定了十年来的治理淮河的工作成绩:
第一是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重要进展,已经开展十年,淮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变。主要表现这几个方面,一是重要工业污染得到控制,其次工业污染物所占的比重降低,第三生活污水的处理也明显的提高。第四群众的用水需要得到满足。第5环保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刘宏志从1994年开始就一直战斗在治理淮河污染第一线,对于十年治污取得的成果她充满感情:为了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我们的很多总理和部长踏上淮河的土地,为的是让老百姓有一个好的环境,十年治淮是一座丰碑。
但是淮河污染仍然面临很多难题,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污染治理市场机制不健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淮河水质还没有达到人民满意的程度。在对淮河流域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之后,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特别强调了资金投入不足是导致目前治理淮河没有达到目标的重要原因:
目前取得的成果还是阶段性的,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环境污染还很突出,二是治污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淮河95原定投入166亿,实际只投入110亿,95项目和十五计划投入256亿,目前只完成80多个亿,不到1/3。
淮河位于我国中部,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这里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所以说淮河十年治污就是我国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缩影,一方面淮河流域经济要发展,另一方面淮河流域治污刻不容缓。因此淮河流域四个省在治污过程中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河南是淮河发源省份,对于淮河能否得到根本性的治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河南省环保局局长王国平认为河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河南的淮河治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各项污染指标已经下降。
江苏是淮河的下游省份,也是淮河污染治理任务最重的地区。江苏省环保厅厅长史振华认为目前淮河治理成果来之不易,同时治理污染还应该更多的依靠科学的决策:
江苏淮河流域十年GDP翻了一翻,但是淮河主要污染物COD下降一半,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发达国家没作到。我们国家人均1000美圆没到的情况下能够控制住污染,是非常不容易的。
可以说经过十年治理,到目前为止淮河水质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在曾培炎副总理进行考察的过程中,环保人员对淮河干流以及颖河、涡河等支流进行了现场检测,淮河水质基本达到3类以上标准。但是从总体上说淮河治理污染的任务仍然很重,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很突出。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认识淮河治理的成果,江苏省环保厅刘晓磊博士说,要科学评价十年治淮成果,不仅要对比淮河的现状和过去,还要把污染治理状况放在社会经济发展这个大背景下评估。
淮河经济还在发展,10年间经济增长了3倍,污染负荷却下降了60%以上,水质虽然没有明显改善,但是比94年也没有进一步的恶化,在经济发展、城市化率提高30-40%的情况下,人民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保持淮河水质不恶化也是很大成绩了。水要污染很快,要治理就难了,有了污水进去,水体马上就坏了,治理却要很多倍的时间。
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上,曾培炎副总理提出要将对淮河的治理作为全国环保建设的示范工程。还给两岸人民一个山清水秀的新淮河。就此他提出了治理淮河污染的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长远目标就是要消除流域水污染,实现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再造一条山清水秀的新淮河。中期2010年使淮河干流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确定的目标。使淮河流域群众喝干净水。近期到2005年底已建成投入工作,重点治污工程要开工,省界断面达到目标。
淮河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投入不足,使沿淮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设施建设滞后,如今在治理淮河污染的新阶段,一方面需要在时间和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沿淮四省互相协作、共同努力。与此同时,加大淮河治理力度,还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严格的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在解决投入不足方面,不仅中央和地方都要增加投入,支持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中的作用。合理收取污水处理费,用于治污设施的建设和正常运行。
为了把今后治淮工作落到实处,在这次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上,代表们讨论了将由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对治理目标分年度和省份进行量化分解,保证在治理过程中有章可循,江苏省环保厅厅长史振华对这个通知最深切的体会是具体明确:
通知目标切实可行,这些任务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作到,第二个都是具体要求,我们还是能作到的,我们提出一点意见,希望对优惠政策规定的更明确一些。这样操作性更强一些。
淮河治理不仅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立体的工程。淮河上中下游分别属于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个省份,四个省份都面临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问题,因此保证各省之间的协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一方面上游要自觉保护整个流域的环境,为下游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另外一方面下游也应该考虑上游为保护环境作出的牺牲,可以适当协调补偿。为了实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国务院委托国家环保总局与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签定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责任书》执行期限是2005——2010年,内容包括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和强化环境监督管理能力建设。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权说:“刚才国家环保总局解局长与我们签定了责任书,我们将根据责任书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层层分解落实,动员各级有关部门明确责任加大力度,扎扎实实推进淮河流域水污染工作。”
在我国全面开展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协调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淮河流经的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淮河的治理也是我国水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因此把治理淮河水环境当作我国重点项目就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当人们看到一个山清水秀重新出现在面前的时候,那将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资源和生存环境……[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