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1是一种纯粹的截击型战斗机,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飞机采用细长机身、大后掠角三角翼的正常布局气动设计,重量较轻、结构紧凑,拥有良好的高空高速性能,属于最早的较为成功的高空高速战斗机。虽然自20世纪60年代米格-21登上战机舞台以来衍生出了无数的不同型号,但由于其基本气动设计的限制,几乎所有的型号都局限于截击用途,仅在飞行性能和电子设备上不断改进。80年代后空战进入了导弹主宰的时代,装备了高性能雷达和空空导弹的第三代战斗机成为各国空军的主角,机动性取代了高空高速成为战斗机追求的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米格-21飞机逐渐显得落后,虽然其产量巨大,但现在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中国于上个世纪6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了米格-21F13型战斗机,并对其进行仿制,称为歼7型战斗机。到目前为止,歼7系列已经发展出歼7、歼7II、歼7III、歼教7、歼7E等多种衍生型号,另有歼7M、歼7P等型号远销国外,构成了庞大的歼7家族。
如前所述,由于米格-21的气动设计特点,这种飞机的性能优势主要集中在高速区域,在低速区域其机动性和操纵性并不好,而较小的机体也决定了这种飞机的航程有限;此外,米格-21飞机的载弹量很小。这些特点决定了这种飞机很难作为攻击机使用。与米格-21一样,歼7系列飞机也都主要当作截击型防空战斗机来使用,虽然歼7战斗机的某些型号有使用炸弹、航空火箭的能力,但是用强5来执行同样的任务显然会更出色。
然而情况到了这几年却发生了一些变化。2000年珠海航展期间中国成都飞机公司首次推出了歼7MF型战斗机的模型,2003年7月被称为“枭龙”的FC-1(超7)轻型多用途战斗机在成都首飞蓝天。这两种战斗机一改大家所熟悉的米格-21风格,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为即将画上句号的米格-21传奇得以延续;同过去的米格-21/歼7系列相比,这两种飞机的最大特点就是都具备了第三代战斗机的一些性能特点,并且拥有前所未有的对地攻击能力。然而,很多人始终存在着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要同时研制两种重量类似、技术水平差不多的飞机呢?尤其是这两种飞机还是同一个企业所生产!下面我们将就这两种飞机的研制背景、技术特点来作一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