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部长高强近日表示,发展卫生事业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引入市场机制。这是卫生部部长首次对目前反响强烈的医疗卫生改革讨论做出“回应”,被视为卫生部对医改定的基调。
在7月1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等有关单位联合举办的形势报告会上,高强作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的报告。
他在报告中说,做好医疗卫生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卫生部门责无旁贷,也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卫生事业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引入市场机制,但有三条基本原则不能变:一是必须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路子不能变;二是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不能变;三是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健康的责任不能变。
据悉,高强在报告中还详细介绍了推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在分析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时,高强说,主要原因一是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二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良资源基本都集中在大型医院;三是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太小;四是一些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淡化,出现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五是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医疗机构存在不正之风;六是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仍存在困难。
高强说,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国民的健康水平已经达到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但是,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行的医疗卫生改革尽管并没有公开提“市场化”的口号,但在实际操作中强调以市场化为取向。政府通过改革逐步卸掉了沉重的福利医疗的负担,政府、社会投入在卫生医疗总费用中的比例下降明显,与此同时,老百姓的投入比例却呈直线上升趋势,药价虚高、看病难的问题反映强烈。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在卫生医疗总费用的构成中,政府投入的比例由1991年的22.8%降至2001年的15.5%,社会投入比例由38.4%降为24.0%,而个人医疗支出由38.8%直线上升至60.5%。同时,个人费用从345.2亿元增至3113.3亿元,10年中增长了8倍,而同期政府投入只增长3倍,社会投入增长2.6倍。由于无力支付高昂的医药费,多达四成的居民有病不医。(4B5)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医改”,共找到
52,806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