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杨综合报道
美“发现”号航天飞机历经四次推迟终于在26日冲上云霄,开始了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美国宇航局(NASA)的首次太空之旅。然而,建造于上世纪70年代末、于1984年完成首次飞行的“发现”号服役已经超过20年时间,虽经多次修补依然难掩“英雄迟暮”。
作为布什政府“新太空计划”中的一部分,NASA早已表示,到2010年,航天飞机时代将正式宣告结束,“发现”号将与现存的另外两艘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一起退休。届时,NASA将推出新一代载人航天器:“乘员探测飞行器”(CrewExplo-rationVehicle),继承航天飞机的“遗志”,帮助人类继续实践探索太空的梦想。
2008年可问世
按照NASA的计划,在2008年以前将开发和测试“乘员探测飞行器”,2008年试飞该飞行器,最迟于2014年实施第一次载人飞行。但NASA掌门人格里芬此前曾表示他希望加速该计划的步伐。
“乘员探测飞行器”的主要功能是将航天员送入近地球轨道以外的深层空间,比如月球和火星。在航天飞机退役之后,“乘员探测飞行器”还将承担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航天员的任务。NASA认为,下一代载人航天器将会吸取航天飞机产品的教训,将更简单和便捷,重复发射的成本和维护工作也会大大减少。
现存航天飞机是美国上世纪70年代思想的产物,即要有一种既能运人载货、又能发射卫星、还能重复使用的“万能航天器”,结果造就了这种有200多万个零部件的高度复杂系统,一些很难检查出来的小故障就可能造成惨祸,每次发射之前的检查、维护、修理都成为浩繁的工作。格里芬此前在美国国会承认,航天飞机是“过时观念的产物”、“先天就有缺陷”。
两大军火商竞造新型航天器
目前NASA正在实施“乘员探测飞行器”战略的第一阶段,即让两家设计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简称洛·马公司)和波音公司展开竞争并逐渐完善设计方案,对其成本控制、日程以及太空技术风险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评议。
NASA目前声称,已经于5月收到来自两大团队提交的“乘员探测飞行器”设计方案,目前正在对其进行评审。
洛·马公司领导的团队发布了其所提出的“乘员探测飞行器”构想图,即采用有翼的升力体式设计,能够将6名乘员送入或带离轨道。另一项方案由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和波音公司组成的联合团队提交,其细节尚未披露。波音公司发言人在解释为什么没有披露竞标方案时称,不希望在所有事情都被批准之前向其竞争对手泄露秘密。
NASA的“乘员探测飞行器”研发计划包括2005年晚些时候签署两项设计合同,之后选出一家承包商来建造该航天器。到2006年9月30日,NASA共有7.53亿美元的预算用于该项目。
还未制造,质疑便至
目前没有人知道这种新型航天器具体是什么样子,也不清楚它如何从地球起飞进入太空和如何返回地球。原NASA太空历史学家、现在航空博物馆工作的劳尼厄斯说:“科学家必须设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但设计飞往地球轨道以外飞船的工作将是十分复杂和艰巨的。”
然而,也有人提出要防止设计一机多用的“乘员探测飞行器”走向歧途。劳尼厄斯认为,现在提出设计一机多用“乘员探测飞行器”的设想,与以前为满足陆、海军和海岸警卫队要求而设计的F-111战斗轰炸机的情况十分相似。上世纪60年代,人们曾认为F-111战机可以做好所有的事情,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专家们认为,NASA今天建造“乘员探测飞行器”可能面临当初设计F-111战机同样的困境。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航天飞机”,共找到
358,570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