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记者讲述这个故事后,居住在吉林长春、同样是日本遗孤的于德水感到不可思议。1986年,日本政府同意接纳于德水去日本,但于德水考虑养父母已经年近八十,执意不肯离去,他说:“我要为我的中国父母颐养天年!”
直至养父母去世,于德水守孝3年后才于1992年携眷东渡。但3年后,他又回来了,尽管当时在日本的生活要远优于中国。“我无法割舍自己对中国故乡的留恋,无法抹去对中国父母的思念,‘每睹须髯思父爱,常凭纹皱想娘恩’。”于德水说,他在日本期间写了无数怀念养父母的诗,但从不提养父母字样,这是因为他把于家父母看成自己的亲生父母,在他的感情世界中,祖国指的就是中国;故乡指的就是东北黑土地。
“也许野板祥三在日本有很多自己的苦衷,但即使这样也不能忘记养育之情。”于德水无法体会野板祥三的所为。
根据于德水在日本的体会,这些日本遗孤回国过得并不很快乐,因为已经在中国形成的生活习惯,他们很难融入当地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应该思念中国,会觉得中国养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天高比地厚。
“如果李秀荣老人愿意,我愿做他的儿子,作为一名中国养母,她就是我们所有日本遗孤的养母,我们都应该感恩。”于德水激动地说,如果方便他将帮老人寻找野板祥三。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