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抚顺五月二十日电 题:一个战后日本遗孤的选择
中新社记者 刘育英 金果林 胡玉军
张凤环,六十四岁,居住在辽宁省抚顺市育才社区,是战后留在中国的日本遗孤。每两个月,她都会收到从日本寄来的八百日元。这是在张凤环要求之下,日本政府发给她的基础年金,也是她从日本得到的唯一的资金。八百日元,相当于七美元,平均到每个月只有四百日元,老人不满地说,“这连吃顿面条的钱都不够!”
和大多数抚顺市的退休工人一样,张凤环的家里并不富裕。她家只有两间房子,一间是她和老伴住,另一间她四十六岁的儿子一家住,张凤环唯一的孙女去天津打工了。儿子那间屋里条件要好一些,一套组合家具,一张普通的沙发床,一台彩色电视机,看起来都有些年头了,但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家人显然需要金钱来改变一下生活。在孩子的要求下,张凤环也随不少遗孤到了日本,进培训班学习语言,工作,分房,领钱。不过,一年之后,她还是回来了,回到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中国。
知道自己是日本人那年,张凤环已经年逾三十,不仅结了婚,而且生了子。这个消息证实了她长久以来的一种感觉,她不是姚家人,也不是以前张家的孩子,她是被收养的。不过她怎么也无法相信,自己是日本人。
以后,张凤环陆陆续续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父亲久米资起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来到中国经商。一九四二年,母亲在当时的抚顺市西二条通新杨町生下了她,起名久米殖子,她上面还有三个哥哥。久米殖子三岁时,父亲因霍乱去世。几乎同时,日本战败投降。母亲带着孩子们回日本,因能力所限,把她留在了中国。三岁的张凤环来到靠卖冰糖葫芦为生的张姓养父母家。
养父母家没有其他小孩,她十来岁的时候,张家夫妇回到关内,又把张凤环家托付给姚志民家。姚家靠做小买卖维持生活,收入微薄,而且自己也有孩子。不过,他们还是尽力让张凤环读完了小学。十八岁那年,张凤环开始了她漫长的工人生活。先是在重型机械厂,后来又转到第三毛纺厂,直到退休。
或许因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张凤环讲到这些的时候,只是静静的,仿佛那是别人的故事。如果不是那场战争,张凤环应该过着普通而平静的生活。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既伤害了中国人民,也伤害了日本人民。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张凤环来到日本寻亲,见到了三个兄长。虽然见了面,但结果令她失望。
张凤环后来进培训中心学习了四个月日本语。“我没学到多少日语”,张说。随后日本政府又在定居点给她分了房子,张凤环抱怨说,“房子又旧又小,用纸糊了糊就给分给我们”。入住之后,培训中心的老师说,治安不好,不要一个人出去。孤身一人在日本的张凤环想念在中国的老伴和孩子,日本政府又不同意她的家人到日本定居。正在这时,老伴病了,张凤环回到了中国。
如今,老伴患脑血栓卧床不起,张凤环常把他推到楼下晒太阳。邻居们看见了亲切地叫张凤环为“日本”。“日本”担任着居委会居民组的组长,为大伙收卫生费,人缘颇好。居委会也曾为她下岗的儿子找工作,过年时还送救济给她。有一次,抚顺市的副市长邓欧也带了药品来看她。
去日本之前,张凤环注销了中国国籍,后来又没得到日本国籍,她成了没国籍的人。记者问:“以后还准备回日本吗?”张凤环坚定地说,“不回了”。
日本战后大约在中国东北留下了五千余名遗孤,他们大多是来中国殖民的日本开拓团成员的后代。日本战败之时,他们的父母无力把他们带回日本。于是,善良的中国老百姓收留了他们,把他们培养成人。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这些遗孤大都回到了日本,但也有像张凤环那样选择留在中国的。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日本遗孤”,共找到
7,099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