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抗联勇士们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坚定信念,义无反顾,万死不辞!
此时东北抗日联军已从成立之初的“磐石游击队”“抗日救国游击队”……一点点走向联合和成熟,他们正经历着14年抗战中最辉煌的光荣与梦想。
但既无正面战场又与党中央隔绝的抗联,被日寇围困于关外,尽管一时仍旧不断地取得胜利,但是孤立无援的境地让这支勇敢的部队必须在生与死的面前作出选择。
于是,杨靖宇等抗联领导人毅然决定,举全军之精华冲破日军重围、西征寻找党中央的指示和支援。
无奈天不遂人愿,在一次次艰难的突围、转移后,前进的脚步被奔腾的辽河阻挡,抗联由起初的三万余人打到仅剩下几千人。
西征在无奈中画上了句号,但与党中央母亲团聚的心愿仍在抗联勇士的心中长存。
辽河阻断西征路
东北抗联披星戴月备战西征
从晨曦到夜幕,他一直在战马嘶鸣的训练场地上,经常忘了喝水和吃饭。
1936年6月,杨靖宇派出他的第一师精锐开始第一次西征,由于敌人的围追堵截不得不中途折返,400余人的部队损失大半,西征未能达到目的。但是第一次西征的失败并没有动摇杨靖宇二次西征的决心,在得知敌人1936年秋至1937年春的全部“讨伐”计划后,杨立即命令部队修建密营,储存粮食,进入反“讨伐”的备战阶段。
之所以有如此坚定的决心,除了杨靖宇本人性格的坚韧外,更主要的是他的心里急切地想与党中央、与红军取得联系。
此外,当时的客观环境也极大地鼓舞了抗联战士。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以中华苏维埃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与陕北红军会师,为红军直接对日作战创造了立足点和出发点。
这一切都鼓舞着抗联的每一位战士,他们希望以相应的行动策应红军东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将日军赶出中国,这也是东北抗日联军组织西征的主要动机。
1936年11月,杨靖宇召开会议,决定由第三师进行第二次西征,跨越南满铁路和辽河,挺进热河,与关内红军取得联系。
杨靖宇总结了第一次西征失败的经验教训,决定把第三师部队改编为骑兵,趁敌人不备,迅速突向铁岭、法库一带,在冬季利用辽河封冻之际,冲到热河,进而找到党中央和红军。
这一计划使抗联上下一片欢呼,负责全师训练工作的杨俊恒参谋长披星戴月地为部队挑选良驹,希望西征早一天出兵。
因为部队里大多数战士都不会骑马,训练骑术成了出兵前又一件大事。杨俊恒整天在马背上上下翻滚,一遍又一遍地给战士们作示范。
“不用害怕,记住,心一定要细,手抓紧缰绳,上身贴马背,双脚踩牢马蹬,猛一用力,翻身上马……”,就这样,从晨曦到夜幕降临,他修长的身影一直留在战马嘶鸣的训练场地上,经常忘了喝水和吃饭。
10余天过去了,他原本魁梧的身材变得黑瘦。虽然每天训练都很累,但笑容始终挂在战士们脸上,他们时刻准备开往前线。
辽河暖冬战士望天长叹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路血战冲到辽河岸边,却被暖冬的辽河挡住前进的道路。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1936年11月下旬的一个夜晚,一阵集合号响起,400多名抗联战士在训练场上紧急集合。
师长王仁斋、政委周建华、参谋长杨俊恒、政治部主任柳万熙跃上战马,冒着凛冽的寒风,挥师西征。
为了隐蔽起见,部队白天休息,夜间行军,可还是被日军发现了,1000多个鬼子紧紧“咬”住抗联部队,师部决定狠狠地教训一下身后的鬼子们。
第三师骑兵部队来到一个地势较高的山坡,杨俊恒手挥大刀,大喊一声:“冲啊!”率先扬刀冲向敌人。
战士们个个英勇无比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斗,一时间,枪声震天,地上的雪花被战马溅起半米高,不可一世的日军突然遭受攻击,惊慌失措,弃枪而逃。
如此几次,第三师西征部队冲破敌人封锁,途经兴京、清原,路经铁岭,跨越南满铁路北段,历经一个月,终于抵达法库县三面船石仿佛寺辽河东岸。
胜利就在眼前,抗联战士激动得抱在一起,欢呼雀跃。
然而天公不做美,1936年法库县冬季气候反常,气温偏高,12月下旬的深冬辽河不但没有结冰,反而河水暴涨,水面增宽,奔流不止。同时,各渡口也早有日军严密把守,渡船被敌人控制起来。
第三师的官兵们心急如焚,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路血战冲到辽河岸边,却被暖冬的辽河挡住前进的道路。
年轻的战士们更是经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倒在马背上放声大哭,年长的战士则望着滚滚辽河水默默不语。
怎么办?危急情况下,师部紧急召开会议,决定夺取敌人船只,强渡辽河。
可惜,擅长山区作战的抗联部队并不习惯平原作战,加上当地没有任何可以隐蔽的东西,刚准备突击就被敌人发现了。
顿时,对岸飞来如雨般的子弹,抗联身后的日军听到枪声也闻风而动。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抗联战士们边走边打。
由于连续作战,军队得不到休整,人困马乏,掉队者、伤亡者逾来逾多,加之带路向导相继牺牲,敌人紧追,第三师处境十分不利,1937年春,部队不得不返回清原、兴京、西丰抗日游击区。
此时,部队人员损失过半,仅剩下百余人。第二次西征宣告失败。
本报记者 陈婵婵
“八女投江”险成“九女投江”
重庆市嘉陵江边,市委老干部楼的阳台上,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坐在靠椅上,悠闲地远眺缓缓流过的嘉陵江……
她叫胡真一,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抗联女战士。
“这次分手,竟成永别”
东北抗日联军曾涌现出许多女英雄,其中以冷云为首的“八女投江”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但没有几个人知道,胡真一差点成为第九个“投江女”。
1938年,一次师部大转移,胡真一也接到命令,正当她和冷云等8名女战士准备出发之际,总部临时改变命令,让胡真一随前线部队行动,谁知和冷云一分手,竟成为永别。
8名女战士在与日军英勇作战,弹尽粮绝后壮烈牺牲。如果命令晚来一步,胡真一也就在所难免,“八女投江”的悲壮历史便将改写为“九女投江”。
“嫁给他,我觉得值”
提起她与抗联第五军军长柴世荣的婚姻,胡真一深情地说:“老柴虽然比我大很多,但他这个人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智勇双全,关心部下,原则性很强,嫁给他,我觉得值。”
上世纪20年代,柴世荣是吉林省和龙县警察局副局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柴世荣听说王德林举旗抗日,正在组建“抗日救国军”,便参加了王德林的部队,后改编为周保中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战火洗礼中,柴世荣从一个旧军人,逐渐成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中一名出色的高级指挥员,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6年秋任第五军军长。
1938年初,柴世荣到密营检查,来到胡真一所在的被服厂。在机器班,看着胡真一忙来忙去,他一下就喜欢上了这个大胆泼辣的女兵。几个月后,副官转达了柴世荣的心思。
“你这么大的官,我攀不上。”胡真一嘴上这么说,心里禁不住琢磨起这个满脸大胡子的人。那时,日军悬赏6万大洋拿他的人头,他就留了一脸胡须,以避人耳目。
见胡真一不同意,柴世荣就说:“你是不是不愿意我留胡子呀?那我就把胡子剃了!”胡真一没想到这个铁血英雄还有这般柔情。“那是保你命的,你剃它干啥?”胡真一一着急,这门婚事就答应下来了。1938年5月,经过组织批准,胡真一与柴世荣结婚。
1920年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7岁时随家迁到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1937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光复后随刘邓大军到重庆,曾任重庆市渝中区区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1993年离休。今年6月1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来到中国重庆,亲自向胡真一授予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勋章。
本报记者 王沐
西征经典战斗
摩天岭大捷
“摩天岭大捷”是抗联将士对日作战中十分著名的战斗,战斗的胜利无不叫人称快。
1936年7月15日,抗联第一军一师西征队伍返回途中,师长李敏焕带部队走到辽阳与本溪交界的摩天岭,突然发现山下有日军开来,他立即下达命令让部队转向右侧的对面炕山梁,隐蔽在树林中。
对面炕山梁自摩天岭主峰腰部突兀探出,长70多米,宽不过5米,上边稍平坦些,顶端横躺竖卧着几块大石头。
11时许,日军爬上了对面炕山梁,这些日军是驻连山关的守备二中队,奉上级命令前来堵截抗联第一军一师的部队,可是他们到了山上并没有见到抗联的影子,还以为抗联的军队没有到呢。于是中队长金田命令日兵原地休息,吃午饭。日兵便习惯地将枪架在一起,各自打开饭盒,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金田有些不放心,独自来到炕山梁一端,左脚踩在大石头上用望远镜眺望远处,并未发现敌情,转身打算回去吃饭,忽然发现山脚下不远处的树林里有抗联部队埋伏。他刚要大叫,便被抗联战士一枪击毙。
李敏焕指挥部队向日军射击,由于日军手中无枪,加之一切来的太突然,日军来不及反应被打得手足无措,有的口里还嚼着饭就被射杀,有的手刚摸到枪就被击毙。
只有一个汉奸翻译反应快,就地滚下山坡溜走;另有一个日军趁乱钻进树丛侥幸逃跑。
整个战斗仅用10分钟,48个日本兵毙命。这场干净利索、战果显著的战斗就是东北人民有口皆碑的“摩天岭大捷”。
随后,李敏焕让战士迅速打扫战场,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有步枪、小炮,还有一个“长”着八个炮筒的“怪家伙”,大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杨靖宇在之后的军干会上,对摩天岭大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本报记者 陈婵婵 整理
西征战地抒怀
《西征胜利歌》
第一次西征受挫,杨靖宇陷入了沉思。
夜里,阴雨连绵,夜色深沉。杨靖宇躺在帐篷里久久不能入睡,西征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留下了很多感人的瞬间,他们的牺牲令人痛惜、令人钦佩……
杨靖宇满怀激情,挥笔写下了《西征胜利歌》:
红旗招展枪刀闪烁,我军向西征;
大军浩荡人人英勇,日匪心胆惊。
纪律严明到处宣传,群众俱欢迎,
创造新区号召人民,为祖国战争!
中国红军已到热河,眼看到奉天,
西征大军夹击日匪,赶快来会面。
日匪国内党派横争,革命风潮展,
对美对俄四面楚歌,日匪死不远!
紧握枪刀向前猛进,同志齐踊跃,
歼灭日匪金田全队,我军战斗好。
摩天高岭一场大战,惊碎敌人胆,
盔甲枪弹胜利缴获,齐奏凯歌还!
同志快来高高举起胜利的红旗,
拼着热血势必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铁骑纵横满洲境内已有十大军,
万众蜂起勇敢杀敌祖国收复矣!
本报记者 陈婵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西征”,共找到221,59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