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7年上海的明星影业公司第一次把巴金的作品《家》搬上银幕,一直到今天,根据巴金的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有十几部,其中巴金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家》更是三次被搬上银幕。三度搬上银幕《家》无疑是巴金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整部作品故事的爆发点相当具有震撼力,因此《家》也成为电影人热衷改编的文学作品。1937年,上海的明星影业公司第一次把《家》搬上银幕,并且动用胡蝶、刘琼、陈云裳、陈燕燕等当时的全明星阵容拍摄这部作品,可见对于影片的重视程度。
1953年1月,香港当时新成立的中联电影公司把根据巴金小说《家》改编的同名电影作为创业作品。影片没有请来大牌明星,却拍摄得相当精致,带有浓郁的文艺作品气息。这个版本的《家》在香港上映之后大受欢迎,并且带动了香港电影界改编文艺作品的风气。
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再次把《家》搬上银幕。第三次搬上银幕的《家》演员阵容相当强大,孙道临扮演觉新,张瑞芳演瑞珏,王丹凤演鸣凤、黄宗英演梅表姐、魏鹤龄演高老爷子,影片的导演则是大名鼎鼎的戏剧博士陈西禾,这在当时可谓是超豪华的演员阵容。虽然是一部黑白影片,但这个版本的《家》却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出色的一个版本。片中人物的塑造无论是神形与原作都相当吻合,其中孙道临扮演的觉新被认为是塑造最成功的一个角色。而巴金本人对于这个版本的《家》也投入了最多的关注,早在影片拍摄前,导演陈西禾就率主演拜访巴金,而巴金也就自己对《家》的理解提出了不少建议。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巴金还曾经到现场与演员进行交流,因此这个版本的《家》可谓是获得巴金作品的精髓。
《家》是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一部。随后的第二部《春》和第三部《秋》续写了高家人后来的经历,也都分别于1953年和1954年被香港电影人搬上银幕,不过这两部作品由于种种原因远没有《家》影响广泛。舞台上的“五宗最”除了被三度搬上银幕,《家》更被数次搬上舞台。无论是话剧也好,抑或是不同剧种的多种方式演绎,《家》的精神在不同时期被一遍遍诠释。
最有影响的《家》
根据《家》改编舞台剧最有影响的要属1984年在首都剧场首演的北京人艺话剧《家》。该剧由曹禺编剧,蓝天野执导,这部由老中青三代人同台演出的作品在所有《家》的版本中最为突出,瑞珏的扮演者罗历歌还凭借此剧赢得了当年的戏剧梅花奖,她的同学王姬、郑天玮和宋丹丹也在剧中出演主要角色。
明星最多的《家》
为纪念巴老诞辰一百周年,在“2003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特别开辟了巴金文化周,并分别有四台不同剧种的《家》逐个登台为巴老祝寿。其中星光熠熠的当属明星版话剧《家》。该剧根据曹禺1942年创作的剧本改编,由导演陈薪伊执导,全剧最大新意是把巴金献给他哥哥的一首诗作为线索。奚美娟饰演的瑞珏、陈红饰演的鸣凤、程前饰演的觉慧都非常出色,83岁的孙道临扮演的高老太爷更是让人叫绝。
最有朝气的《家》
同样也是在2003年,为巴老100周岁诞辰时献演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川剧青春版《激流之家》,把觉新与瑞珏的戏剧主线改成以觉慧和鸣凤为主线,,使小说的外延在戏剧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剧中全部启用了剧团的年轻演员,加上又是以“家”中代表着希望之光的觉新为主线,让该剧成为最年轻的一部《家》。
最催人泪下的《家》
在为巴老百年诞辰献礼的四部《家》中,越剧《家》是最为简洁精致,却又催人泪下的一部。由编剧吴兆芬根据巴老的原著改编而成,该剧较成功地表现了这种悲剧下涌动的激情,在精神层面上更接近了巴老的原著。单仰萍、赵志刚和孙智君三人出色的表演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而赵志刚也因此荣登当年梅花奖评选榜首。
排场最大的《家》
香港影人吴思远应邀出任导演,上海沪剧院投资200万打造豪华版沪剧《家》,可谓是历史上排场最大也最昂贵的一部《家》。该剧在大导演吴思远的电影手法中,让这个上海地方戏披上了华丽的外衣。该剧的节奏变化明显,而以现代化灯光技术制造的电影般富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也让人叹为观止。同时,一个50多人的中西组合乐队,20多人的合唱伴唱的阵容也为该剧增色不少。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