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传敏 通讯员 廖俐珍) 在省政府礼堂作一个两小时的性学报告,这在过去似乎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在被李银河称为是正在经历性观念否定之否定的今天,却成为可能——昨天下午,李银河,这位知名的性社会学家受邀来到广东省政府礼堂,为听众作了一个题为《中国人的情感与性》的演讲。
和王小波诗化的写作语言截然不同,李银河的演讲风格较凌厉和直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她认为,从人本主义的角度,谈论人的性和爱,不仅不低俗,还体现出对个人的自我的认同。对于同性恋、无爱无婚姻之性,她表现出超前的宽容和谅解。她提议,对同性恋的权益应尽快立法保护。
“中国人的性观念回归自然”
昨日,李银河身着灰绿色上装出现在省政府礼堂。这位已故天才作家王小波的遗孀,几无顾虑地讲述了自己的性观念和性文化、历史研究成果。
“中国现在的性观念,是一个否定之否定后的回归,回到古代崇尚自然、本我的性文化”,李银河对于中国社会目前对性的认识,有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她认为,现在中国人的性观念,既不同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禁欲主义,也不同于东方社会古代自然坦率的论及。李银河把中国人的性观念,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是古代社会,古人普遍对性持肯定态度,第二个是从清代或宋明理学开始,人们越来越提倡禁欲,据研究,这种反性倾向在“文革”时达到巅峰。但在改革开放之后,李银河认为,中国人的性观念正在向古代回归,由于没有基督教义的压制,中国人对性会越来越宽容和多元。
“无爱无婚姻的性可被接受”
但对于婚外恋,即使是这个思想前卫的性社会学家,仍觉得是违反了存在于夫妻间的婚姻道德。
对于中国人的“爱情、婚姻和性”,李银河给它们作了她认为最符合人性、伤害最少的道德安排。她认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没有爱情和婚姻关系的性,李银河开放地认为这可以被接受认同,唯一的道德约束,就是应该双方自愿;第二种情况是有爱情的性,这几乎不涉及道德问题;第三种涉及到婚姻的道德,李银河提出,如果存在婚姻关系,从道德角度,就应该专一忠诚,除非丈夫或妻子同意对方的婚外性行为。
而对于婚前性行为,李银河指出,在反映社会性观念上,这是一个很好的指标。一项社会学调查表明,女性的婚前性行为和教育程度成正相关,学历高的女性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高过学历低的女性,而男性的婚前性行为和教育程度成负相关。据介绍,上海计生委近年对当地女性的调查表明,69.5%的女性有婚前性行为。李银河引述一份去年在网络上看到的材料指出,这个数字在广州很可能更高的达到了86%。
记者注意到,李银河提出这个数字时,不少听众表现出目瞪口呆的表情。
“同性恋仍是一个弱势族群”
李银河认为,目前人们正在广泛地提高和性有关的事物的接受能力,但现在国人的性观念还是有等级制,一些东西还是受到歧视。比如认为异性恋是好的,同性恋是不好的。她认为,对同性恋、特别的性倾向的接受程度还应该提高,应该多提倡多元、平等、民主。
李银河提到前天和广州一个同志小组聚会的情形,提出应引入性公民权的观念。更重视少数群体的要求。她认为,对于同性恋,中国由于没有过特别歧视的历史,或许比在西方接受更容易。
但她同时提出,虽然中国没有歧视同性恋的法律,但也没有保护同性恋的法律。她认为,现代社会,同性恋仍是一个弱势的族群。像《妇女权益保障法》一样,是否应该增多一个保护同性恋者权益的法律。比如就业时不能有歧视等。她认为,同性恋者应多向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要求。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