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0月26日电(赵海军、柴海亮)在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加强科技开发,实施“精确管理”,塑造新型企业文化,努力打造中国乳业民族品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来到位于呼和浩特市市郊的伊利集团总部采访,所见所闻令人既惊奇又兴奋。这里给人突出的感受就是现代化,生产车间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从挤奶到制成产品,甚至到码垛、仓储都是自动化操作。
数字呈现出伊利集团快速发展的轨迹。2004年,伊利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4亿元,资产总额达到48.5亿元,实现净利润2.4亿元,与公司1996年上市之初的主营业务收入3.6亿元相比增长25倍,资产总额增长了18倍,净利润增长了6倍之多。
这家企业在大发展中赢得许多荣誉。截至今年上半年,伊利集团连续3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此外,“伊利”还是“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调查中得票最高的食品行业品牌。
伊利品牌之所以能深入人心,靠的是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品质。
“技术创新,是伊利品牌的坚固基石。”伊利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云战友说,伊利集团在一些新产品的推出速度上比国外同类企业还快,比如在冷饮产品方面,每年要推出五六十个新品种上市,新产品的销售额占同类产品销售总额的30%以上。
伊利集团是中国乳品行业中第一个引进高温灭菌技术,并将无菌灌装技术应用到液态奶生产中的企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使得国内乳品企业可以生产出保质期长、口感好并可直接饮用的液态奶,这对改善国民的饮食结构、提高身体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伊利集团的研发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洋品牌”奶粉尤其是婴幼儿奶粉基本上是以西方人的母乳为参照研制而成的,并不见得完全适合中国消费者。为此,伊利集团以中国婴儿的营养需求为基点推出婴儿奶粉,其产销量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
为了在国际化竞争中维护和发展民族品牌,伊利集团在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消化和吸收工作,以防“洋玩意”水土不服。
伊利集团液态奶事业部金川厂三车间乙班生产主管赵权告诉记者,2000年,当时他所在的二车间引进了一套德国生产设备,德方技术人员在安装调试时,不让中国工人看。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还得请德方技术人员来解决,维修费用昂贵。后来,集团组建了维护队伍,通过技术攻关,使自己的技术人员不仅能做日常维修,而且还能做这套生产工艺的程序,不用再看外国技术人员的脸色了。
“伊利人的愿望,除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品质产品之外,还要真诚地回报社会。”伊利集团董事长、总裁潘刚说,“毕竟,伊利是国有相对控股企业。”2004年,伊利集团进入“中国纳税500强”,是唯一上榜的乳品企业。此外,13年来,伊利集团为国家和地方上缴税收超过27亿元,捐助社会公益事业总金额超过1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