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地上有近20万座矿山。
中国大地上有近500座城镇是因开发矿产资源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这些“矿业城市”。
目前,全国有五十多个就在近两年,国家已关闭110城镇警报频传———有的矿业城市因此而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有的城镇因此而步入绝境,成为“废都”甚至消失。
云南东川:消失的“天南铜都”
云南东川素以产铜而著称,铜矿开采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有“天南铜都”的美誉。新中国建立后,东川铜矿为“一五”期间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组织了大规模的“万人探矿”和基本建设,东川依铜建矿,依矿建立城区,成为我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仅东川矿务局就向国家提供精矿含铜三十多万吨,为国家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40亿。
2000年,依托百年老矿东川铜矿建立起来的云南省东川市,由于资源枯竭,替代产业建设未能见效,不得不撤消了地级市建制,成为“矿竭城亡”的第一个实例。这就让东川成为全国第一座因矿产资源枯竭、经济发展停滞、城市丧失持续发展能力而撤消的地级城市。
因为矿业开发而存在的东川市,自1958年成立以来,财政始终入不敷出,至2002年累计超支14.66亿元,而且收支相抵差额增长速度呈不断加快趋势,东川市政府已经严重资不抵债,成为当时全国惟一的地级贫困市。随着资源的逐渐匮乏,东川的各项经济指标大幅下落,各项经济发展指标都逐渐滑落到云南省各地州市的末位。东川市企业数量少,经济结构成分单一,以矿务局为代表的单一大中型企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70%。东川地方国有企业也大多是为了矿山建设配套设立的,由于矿业不景气,57户国企中35户资不抵债,16户停产歇业多年,国企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140%。撤市5年来,东川依旧陷在矿产资源枯竭的泥潭里,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人居环境恶劣,社会矛盾激化。
与此同时,随着东川矿务局的破产,为矿山服务的大量商贸粮食企业市场急剧萎缩,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和生存条件,安置职工的任务非常艰巨。
生态建设也是东川面临的长期艰巨任务。2003年一次泥石流灾害死伤达41人,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土流失面积占东川面积的68.5%,成为世界雨洪型泥石流发育的典型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