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矿业城市
2005年7月,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朱训在甘肃白银召开的第七届中国矿业城市论坛上说,目前全国属于国家建制市的矿业城市有178座,若将非建制市的246座矿业城镇计算在内,共有442座矿业城镇,共吸纳3亿多人口。矿业城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中国西部地区看,矿业城市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任务。
但矿业城镇的矿竭城衰甚至城亡现象,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有人甚至把这种现象称为“矿城诅咒”。有专家预测,10年后我国矿山将迎来闭坑高潮。他们认为:我国现存的矿山大多数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三分之二已经是保有储量不足,加上近年来矿产地质勘察投入严重不足,可采储量和矿石品位急剧下降,不少矿山资源枯竭,后备基地匮乏,生产陷入困境,经济效益滑坡。
这种矿竭城衰城亡的现象,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
——2000年6月1日,在辽宁试点的基础上,出台了关闭破产资源枯竭型企业的特殊政策的11号文件。
——到2002年3月,国家为已批准破产122家资源枯竭型矿山提供了200多亿元的支持。
———2004年9月,《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出台。这将为贯彻落实国家的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以及国家有关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为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创造条件,为解决部分矿山企业职工就业、促进矿业城市的社会稳定发挥作用。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