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管理,更不是统治,它应该是循循善诱的,应该是以身做则的。只有这样,孩子的成长过程才是安全的,否则孩子就容易出问题,他们更容易偏执、倔强甚至有暴力倾向。父亲怎么对待他们,他们就怎么对别人,长大了甚至还会这样对待父亲
本期《生活周刊》有好几篇稿件都是谈父亲教育的。
| |
比如说父亲教育的问题,就是这样,一方面我们不再赞同从前动辄打骂孩子的那种“严父”。另一方面,面对独生子女,父亲似乎关爱多于教育,他们不知道如何教育好孩子。比如说《父教缺位会让孩子人格缺“钙”》一文中提到一位父亲,为了一点小事就向妻子下跪,结果把女儿吓坏了。这样的父亲,实际上人格是有缺陷的。好在他的孩子是个女孩,如果是个男孩,负面影响也许会更大。
之所以提倡父亲教育,实际上是提倡一种男人教育。这种教育的内容包括勇敢、坚强、理性和必要的忍耐,这些东西通常母亲不容易教,而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在这方面又不会很细微。所以父亲的教育必不可少,他们应该多拿出时间,多向孩子施加影响,这样会让孩子变得更坚强。
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父亲对孩子们的影响力其实并不大,美国孩子通常把父亲列为心中的第一或第二号英雄,他们从父亲那里受到了最关键的青春成长教育。而中国则不是这样,我们太容易把成功神圣化,借助媒体的力量,明星们是那么光芒耀眼,中国的孩子有很多并不把自己的父亲看得多么高大。孩子们更注重成功的人,而不是给予他们爱和力量的生父。这既有社会文化的原因,也有父亲自己的原因。中国的父亲们在教育中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这绝对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从小长到大,幼儿园、小学的老师多是女性,而上了中学男老师才多了起来,但整体数目也是女老师居多。这其间,他们实际上更容易受女性的影响。父亲如果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会使自己孩子感受到阳刚之美的影响。
最后想说的是,教育是复杂的,爱的教育更是复杂。一个好父亲并不容易当,由于中国千年专制的传统影响,有些父亲教育孩子并不理性,他们更愿意动用意志让孩子绝对服从,而不是讲道理让他们心悦诚服。有些父亲总想在孩子面前树立绝对权威,总想让自己说一不二,这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利的。教育不是管理,更不是统治,它应该是循循善诱的,应该是以身做则的。只有这样,孩子的成长过程才是安全的,否则孩子就容易出问题,他们更容易偏执、倔强甚至有暴力倾向。父亲怎么对待他们,他们就怎么对别人,长大了甚至还会这样对待父亲。(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