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整洁明亮的教学楼,校门口却挂着“齐杨临时菜场”的招牌,这是记者昨日在蒋家浜小街23号看到的新鲜事。明天,齐杨菜场将正式对外营业,他将成为上海独一无二的“学校菜场”。
马路菜场独天下
蒋家浜小街在地图上遍寻不着,当记者走到齐齐哈尔路昆明路口时才发现,小街其实是小巷,不向居民打听根本没方向。
| |
由于1月8日开始试营业,只有三分之一的摊主进场,而且只卖蔬菜没有荤菜,偌大的大厅显得有些空荡荡。占地约800平方米的菜场位于操场正中,四周空无一物,也显得有些冷清。
“我们这里没有菜场,就在马路边买菜。”住在长浜路的居民孙老伯说,“这一带原本是杨浦最大的‘棚户区’,大家都在齐昆菜场买菜。”
“在路边买菜不安全,这一带老人特别多,经常有车子开过,很危险。”路过的李阿婆说,“环境脏乱差,那就更不用说了。”
临时改建为过渡
蒋家浜地区仍有大片危棚简屋,居民买菜便成了难事,加上附近金上海、现代星洲城等新建商品房小区,上世纪90年代落成的阳明金鹏居住区,共有8千余户,二三万居民。而马路摊贩屡禁不止,也使得市容环境日趋恶劣,成为投诉焦点。因此,在等待拆迁和重新规划的过程中,区政府和街道决定,设立一个临时菜场。
“齐杨中学废弃一段时间了,我们以前也借过里面的场地开会,就想能不能把操场利用起来。”居委会廖书记说。经过多方协调,2006年11月,这个建在操场上的“菜场”正式动工。
马路摊贩仍观望
虽然是临时性的,簇新的菜场环境并不比标准化菜场逊色。为让居民买到放心肉,除了80个摊位,还为“名特优”产品特设了9间“包房”。
“租个摊位一个月300元,等于是每天10元钱,比外面的设摊费便宜多了。”城管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街道出资40余万改建,并不为盈利,只是替马路摊贩“安家”。将来还打算利用操场的其他空地,在农贸市场摆上“商业广场”,把昆明路上卖杂货的小商小贩都吸引进来,带动人气的同时也满足居民的需求。
虽然昆明路和小区内都有明显指示牌,知道“学校菜场”的居民并不多。因此,不少马路摊贩对进场也持观望态度。“菜场的位置比较靠里面,不知道生意会不会比以前在路口难做。”菜农小李说,居民已经习惯了老地方买菜,如果外面仍有“散兵游勇”,肯定比不过正规菜场。记者从江浦街道获悉,有关部门会在积极疏导的同时加大整治力度,同时用降低价格等措施在居民中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