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哈尔滨日报

中国共产党哈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解读⑥

  1

  成就回顾

  数描城市

  结合街路改造和新区建设,配套建设灯饰亮化景点。一、二类街路牌匾广告灯饰亮化率达到98%以上,灯饰设施完好率达到98%以上。

  启动建设群力森林公园、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风情园、江北湿地公园、奥林匹克公园等,结合工业企业搬迁、拆违还绿,建设98处生态绿地。

  确保主干路完好率达93%,次干路完好率达91%,支路、巷路完好率达85%,哈尔滨市道路完好水平达到15个副省级城市中上等水平。

  将一类街路建成园林景观路,改造100余条二类以下街路,达到国家街路绿化标准。规划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11500公顷,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

  预计房地产开发建设年均竣工规模45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城区现有成片危房棚户区拆迁改造。到2010年,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将达到28平方米。

  投资1.5亿元,新建日处理能力600吨的松北垃圾处理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100%。

  专项治理“马路拉锁”,建立长效管理运行机制,道路挖掘复旧率达100%,管理达标率达95%。

  报告摘登

  3

  浓浓绿色装点宜居家园。

  要事盘点

  在过去四年的城市建设发展中,我们的城市变大了、变绿了、也变得更加适宜居住了。哈尔滨市集中力量建设了松北大道、文昌街、华山路等一批路桥重点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城市交通路网。加强了城市新水源建设和供排水管理改造,磨盘山供水一期工程开始向部分市区供水。建设了文昌、太平污水处理厂,向阳、西南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一批重大环保工程。实施了太阳岛地区、松花江南岸沿江风景长廊、中央大街、兆麟街区和动力商圈等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了一批彰显城市魅力的特色景观。完成了两轮行政区划调整,城区面积增加3.3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4.2%,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30%。实施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城管水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成果速览

  2005年,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01天,比2000年增加59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2.5%。

  2005年末,哈尔滨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4.87平方米,比“九五”末提高6.81平方米。

  2006年,哈尔滨市在全国首创“三位一体”现代化信息系统,实现“鼠标”管理城市。

  2006年底,全市已有5600余万平方米住宅实现了物业管理,在管率达74%,让市民体会到了安居的快乐。

  2006年12月,磨盘山水库供水一期工程正式向市区供水,共14万户居民成为首批饮用上磨盘山水的用户。

  加快宜居城市建设

  坚持用科学理念搞好城市规划,用市场机制加快城市建设,用先进方式强化城市管理,精心打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宜居城市。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完善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坚持政府投资、吸引民资与利用外资并重,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快推进磨盘山二期供水、西泉眼水库、三环路、道外二十道街跨江桥、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等一批基础性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建设,提高防洪能力,确保城市安全。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以规划为依据,以城市区划调整为契机,以构建现代化大都市为目标,着力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新区老区结合、江南江北互动、城市乡村一体的空间格局。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水平,树立规划的权威地位,加强对市域空间开发的统一规划管理,依法实施空间管控。推进城市形态组团化、空间利用集约化,构筑多极化发展新格局。加快哈尔滨都市圈建设,着力培育中等卫星城市,重点发展基础好、潜力大的建制镇,建设一批产业发展、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的小城镇。

  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以创造优质的生活空间为目标,强化对水资源、森林、草原、湿地、耕地等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加强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的污染治理。讲究科学,合理布局,搞好城市绿化,实现生态环境明显改观,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进入良性循环。

  凸显城市文化特色。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塑造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品位,精心打造冰雪名都、避暑胜地、音乐名城、金源文化、欧陆风情等核心品牌。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方便群众与城市管理的关系,推进城市管理理念科学化、管理机制长效化、管理作业精细化。按照主体清晰、权责明确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市为主导、区为主体、街道和社区为基础的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投资多元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城市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完善各类城市公共资源的法规体系,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建设和队伍建设,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夯实城市管理社会基础。

  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代表视角

  与会代表认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文明水平,是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大取向。这一城市发展新目标,准确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文明水平,让城市水碧天蓝,让百姓安居乐业,未来五年全市人民将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环境而奋斗。

  打造适宜人居的城市,要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这也是城市人性化的重要标志。让居民喝上洁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呼吸新鲜的空气、享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具备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得到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出行方便、有安全感等,这些都是基本的民生问题。

  打造适宜人居的城市,还要突出体现城市特色,尤其应突出体现生态保护。要加大治气、治水、治噪、治废力度,着力解决影响环境的突出问题,使哈尔滨市尽快进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列,使广大市民生活在蓝天、绿色、安静的优美环境之中。要大力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城市外围绿化屏障和城区绿化网络建设,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型、花园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相信居住环境会更好

  百姓心声

  每天早晚,到家附近的公园遛一圈,在健身器材上锻炼锻炼身体,是刘大爷退休4年来天天必做的一项“休闲”活动。刘大爷说,自从哈尔滨市将尚志公园、靖宇公园、建国公园等13个市、区属公园拆除了围墙,建成开放式公园后,他的退休生活明显比以往丰富多彩了。

  哈尔滨市提出建设“三个适宜”的城市发展目标,使老城区大规模拆违建公园成为可能。“希望以后在家门口就能有舒适、宽敞的休闲空间。”面对未来,刘大爷充满希望。他说,现在整个城市都在进行拆违还绿工程,因为花草树木多了、小区环境好了,大家生活的精气神儿也足了,很多居民都自觉加入到了对社区环境的管护中来,“我爱我家,相信我们的居住环境会越来越好。”刘大爷道出了广大市民的心声。

  新名词:中水利用集中力量推广普及中水利用技术。凡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公寓等;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文化、体育场所等;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或可回收水量大于750立方米/日的居住区和集中建筑区等,必须建设中水设施,中水设施应与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审批、设计、施工、验收和投入使用,否则,供水单位不予供水。

  新标准:建立高耗水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制定高耗水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并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严重的产业盲目发展,限制和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努力建立高产值、低耗水量、低污染的节水型工业产业结构。

  新举措: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全面开展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96%。投资32亿元,开工建设何家沟、信义沟、文昌三期和有关区、县(市)等16个污水处理厂,控制城镇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到2010年,限期治理医药、化工、屠宰等重点工业污染源500家,完成400家重污染企业的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实施600个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项目。

  新概念:“三环六射十三通道”骨架公路网未来五年,哈尔滨市将推进干线公路建设,重点改善哈尔滨市“三环六射十三通道”骨架公路网中的低等级路面。争取到2010年,哈尔滨环城公路、出省公路和通往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公路全部建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哈尔滨市通往所辖县(市)公路和哈尔滨市城市出口路全部达到二级以上高等级路面。同时,全力推进干线快速货运,实现400—500公里以内当日往返,800—1000公里以内当日到达。

  2

  权威解读

  4

  理念出新

  突出人居功能建设幸福家园

  工作构想

  未来五年,是哈尔滨市实现“三个适宜”城市发展目标的关键阶段。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通过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管理,创新机制,完善体制,大力提升城市各方面功能,全面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

  提升城市载体功能

  加快推进一批基础性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具有便民利民功能的市政公用设施的投入、建设和改造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行路难、乘车难、停车难、入厕难等迫切问题。

  加快危房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步伐。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汽电车,适时发展松花江轮渡,实施建设和发展大运量快速交通。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编制各类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规划,避免盲目短视的规划调整和不切合实际的形象工程。加大城市道路桥梁、园林绿化、污水处理、安全水源、垃圾处理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比重,增强城市发展后劲。

  建设生态文化城市

  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严格控制废气、污水、噪声污染,推进垃圾处理、内河治理、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加强对著名风景区、历史遗迹和老建筑的保护。以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投入使用和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治理为契机,营造亲水、亲绿、亲近自然的滨水空间和人居环境。

  完善城市管理体制

  在城市管理中,哈尔滨市将实施“统一协调、各负其责、强化基层、发动群众”的管理方式,构建更加科学的城市管理模式。围绕提高行政效率,完善城市管理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运行机制,建立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的公共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更加高效的公共管理框架。

  五年展望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舒适 | 标准 | 方式 | 何家 | 城市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