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记者周扬天宇金陵晚报报道100多平方米的坡地范围内,由高到低排列着12座朝向相同的土坑墓。昨天,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在雨花台附近的一处工地内,发掘到了一座清朝早期的家族墓园。
家族墓明朝延续到清初
“很明显,这里是一座清朝早期南京居民的家族墓园。
小陶罐成为灵魂寄托
“这个家族墓葬内每一个棺木的顶部都有一个小方台,方台上都放置着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带盖小陶罐。”经过考古专家的提醒,记者才发现,在已经清理完的几个墓葬中,每一个墓葬的顶部都有一个小方台,而在还没有清理好的墓葬内,方台上都有或完整、或破碎的陶罐。“这些陶罐前后至少相距一百多年,却又那么相似,可见是当时的一种葬俗。”考古专家告诉记者,从出土的陶罐来看,都是全新的,并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因此这些陶罐都是专用的。记者发现,这些陶罐基本上呈紫红色,感觉有点像紫砂。其大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拳头,掂在手上还有些厚重的感觉,做工也非常精致。据介绍,用陶罐做陪葬品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当时陶罐主要是生活用品,一般放置在棺木的两侧或者顶部。后来陶罐摆放的位置渐渐固定在了棺木的顶部,而且也有了特殊的含义。“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用陶罐盖住面部,并在陶罐上开有小洞的葬俗。”考古专家说,学术界认为那个陶罐的作用很可能是便于死者的灵魂自由出入的。后来,在棺木顶部放置陶罐就成了古代葬俗之一。因此,考古专家猜测,南京这座家族墓园内,在棺的顶部放置专门制作的陶罐很可能是祝愿死者灵魂安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