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择校费三年至少收了一个亿 委员建议公示不要让老百姓猜来猜去
时报记者 祝勇 夏令 吴瑕
昨日的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会场内,“择校费”成了最大的热点话题。来自不同行业的委员们就此展开热烈讨论,一些观点甚至针锋相对。
择校费估算
3年来广州至少收了1个亿
昨日,省政协常委王则楚介绍,根据粗略计算,过去三年广州高中择校费至少超过1个亿。
据介绍,一种较为保守的算法是,广州现有24所示范性高中,这些高中都算得上是优质学位,也更容易成为“择校”的目标。根据2006年广州市各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仅其中14所已经明确公布择校生人数的示范性高中,招收的择校生人数共达1000多人,而这些示范性高中大多都是省一级中学,收费标准为每生4万元。初步估算,2006年仅这14所示范性高中的择校费就收了4000多万元。而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其他的示范性高中所收取的择校生,以及一些非示范性高中也可能招收的择校生。考虑到2004年、2005年广州示范性高中招生人数比2006年稍微少点,据此估算三年来广州收到的高中择校费应该超过1亿元。
而按照另一种最大化的粗略计算,广州从2004年起至2006年,每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都是6万多人,而根据省教育厅、物价局、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有关问题的通知》,省一级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25%,市一级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计划的20%,其他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15%。
把所有高中学校都按照最低的择校生比例15%来算,那么广州近三年每年招收9000名择校生,2004年至2006年一共招收2万7千名,按照每个学生2万元择校费来计算,一共是5.4亿元人民币。
择校费让高中变“公办民助”
王则楚表示,这是相当于5次教育百万行的收入。这些非捐资助学的择校费,在教育支出中所占比例并不大。据统计,在“九五”期间,广东省“教育支出”(预算科目数,下同)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3.42%,省本级“教育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为9.2%;“十五”期间, 全省“教育支出”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4.93%,省本级“教育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3.04%。按国务院的规定,在“八五”期间,各级政府教育支出应占本级财政支出的15%。十年来我们财政在教育上的欠账远比从民间用择校费名义筹集的资金要高得多。
择校费已经成为公办高中补充财政拨款不足部分的一项重要的学校运行经费,而这些来自民间的资金被用于公办学位了,也就是说,择校费使公办高中的一部分学位成了“公办民助”了。如果承认公办高中学位的这种混合所有制,按照国家对教育收费的规范中明确指出省及省以下政府均无权出台教育收费项目的规定,那么省教育厅、物价局、财政厅发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有关问题的通知》可以肯定要被撤销。所以,收了择校费的公办高中,实质上已经不是完全的公办高中了,也就不存在“公办择校”之说。
名校校长现身说法
茂名市某重点中学校长黄家祥:择校费贡献财政比一些企业还多
昨日,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会场内,省政协委员、茂名市某重点中学校长黄家祥表示,按照省里规定,择校费50%返还学校,50%上缴财政,就茂名某重点中学来说,这几年大概每年收250个择校生,按照生均2.2万元的择校费,每年大概收到600多万元择校费,返还政府财政50%,也就是300多万上缴财政,另外300多万元用于发展学校,按照规定,只能用于教学设备、办学条件等完善,决不能用来给教师发福利。
“这几年我们学校至少给茂名地方财政贡献了上千万元,很多企业都难做到!”黄家祥表示。如今择校费的责任在哪里?关键在政府,政府教育投入足了,还用得着学校来收择校费么?希望大家平心静气好好想想。
不招择校生学校每年缺口300万
择校费一定要三万四万吗?到底该收多少才算合适呢?有没有一个成本核算呢?黄家祥委员透露,根据他们所做的成本核算,其实每个学生交2~3万元择校费就够了,即使是全省顶尖的中学,这样的成本也够了。而这个成本核算包括教师教学、基建、教学设备成本等各方面。
据黄家祥介绍,茂名那边的重点中学,从1995年左右就开始收择校生了,2001年国家、省里下文,正式明码标价。教育部规定不超过30%,而茂名那边的重点中学一般是按28%的比例,招收280多个择校生,并且一般都有上千人报名争抢,没有领导批条子的学生很难进来。他认为,如果不招收择校生了,对学校的办学经费肯定有影响,不收择校费,那么茂名某重点中学每年要缺少300多万元,正好是收取择校费后返还回来50%的这笔经费。如果取消择校费,需要政府来补贴这笔经费。
择校费10多年来只审计过一次
广州有明确规定禁止择校费用于改善教师福利,而昨日有省政协委员透露,并非全省都这样。省政协委员杨耀明指出,择校费按照国家和省里有关政策收取,50%返还学校,用来发展学校;另外50%上缴财政用来改造薄弱学校;同时,各地市也有各自具体规定,比如有的地方返还的50%择校费中,允许有40%可以用于改善老师福利,而另外60%用于发展学校。
“可能是个别地方的做法吧,政策是不允许的,我们肯定不会这么做。”对于这种说法,黄家祥委员表示,按照国家和省里相关政策,择校费是不能用来给教师改善福利的。
对于择校费的监管问题,黄家祥坦称,其实有些地方政府对择校费的监管并不严密,择校费不需要公示,也缺乏审计。一方面处于扶持优质高中发展的考虑,另一方面择校费有一半要返还财政,所以政府其实对重点中学一般都很宽容,不会经常去查、去审计,比如茂名某重点中学,10多年来只真正审计过一次择校费。“所以,目前关键是靠校长本身的自律。”黄家祥表示。
建议 省政协重点调研择校费
“学校收择校费用来建设学校,等于是用家长的钱来建学校,这就是乱收费!”林伦伦委员认为,学校收择校费,不管用于什么目的,都是乱收费,给家长造成负担,应该坚决取缔。“我建议把中小学择校费、捐资助学费作为今年省政协调研工作的热点来追踪,不能光让孟浩委员一个人抗争!”林伦伦说,最近择校费受到各方关注,广州市领导也表态个人意见要取消择校费,因此,省政协应该好好调研一下这个热点问题。
省政协委员、原肇庆学院党委书记陈优生认为,目前问题的关键,是大家都搞不清教育成本的核算问题,成本和分担机制不明确。政府、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究竟在教育投入上如何分担?所以大家都死顶,互相不认可。造成教育走入怪圈。国家设立择校费项目,本以为能减轻政府负担,但推给社会后越来越乱,主要因为没考虑到这是公共产品,还是需要政府来扶持。
所以,目前关键是政府、学校、家庭各方都应对教育成本理解,并且政府要对教育成本公开透明,要进行公示,这笔钱到底收了多少,到底用在什么地方,不要让老百姓猜来猜去;同时,应进行剖析,得出一个合理的措施,对于教育的投入方面,各方应该如何分担,目前就是成本和分担机制不明确。
保守算法
广州14所示范性高中
2006年共招收
择校生1000多人
每个择校生收费4万元
仅2006年
收择校费4000多万元
2004年至2006年
收费超过1亿元
最大化算法
所有高中都按
最低择校生比例15%来算
广州近三年每年
招收9000名择校生
每个学生收2万元择校费
三年一共是5.4亿元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