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文凭在辅导孩子们做功课。
人物独白
“我只想把孩子们教好,让他们有文化、懂知识,过上好生活。”
每年寒假,是阮文凭最清闲,却也是最牵肠挂肚的时候,“下学期会不会少了哪个孩子?”对于阮文凭来说,似乎更愿意整天忙忙碌碌,只要每天能见到孩子们,看见他们在好好地学习。
有人这样说他:“这是一个跪着工作的人,却是一个让我们站立者叹服的人!”
阮文凭,一个残疾人,独自撑起了一所学校。
梦想·抉择
广西凌云县,国家级贫困县;下属下甲乡陇凤村,荒僻闭塞,出入赶集都要翻山越岭十余公里。
这里,就是肢残教师阮文凭出生的地方。1995年阮文凭被分配到下甲乡河州村弄怀小学当临时代课教师。
开学这一天,阮文凭兴奋地拄着拐杖,沿着33道螺旋式盘山石阶蹒跚爬行,4个小时后,来到了弄怀小学。
然而,眼前的校舍,残垣断壁,横梁腐裂;学生,一个都没有;学校,已停办3年。
没有学生,阮文凭就到瑶寨一家一家去动员。每天清晨,他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动。正常人1个小时走完的路程,他却要花4个小时。
然而,他没有放弃。渴了,爬到山沟里喝一捧山泉水;饿了,从衣兜里取出事先准备的生红薯啃上几口;累了,便在路边石阶上靠着休息一会……
5个孩子返回了课堂。虽说不算多,但却给了阮文凭一丝安慰:他看到了15个,50个……弄怀小学,又传出久违的读书声。
艰难·成就
在崎岖的山道上,拐杖用不了他就手脚并用,爬着一步一步地翻山越岭,即使3个小时跪爬半尺厚的积雪,他都没有缺过一次课。
有一晚,暴雨倾盆,他往学校赶,心一急,一脚踩滑跌向崖边,拐杖也脱了手。他当时真想大哭一场,要有人扶一把多好啊!
瑶娃只会说瑶话,阮文凭就自己先学瑶语,搞“双语教学”。为教会学生10以内的数字,往往要花数十个课时。
但孩子一入门,他便坚持用普通话,“不会普通话,永远走不出大山。”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不仅能用普通话交谈,还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可以用学到的知识为家里计算收成……
11年,在校生从零发展到84人,当地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的学生还从这里考上了重点高中。
感动·念恩
为了这些山里娃,阮文凭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
没有乒乓球台,他自制了一个;没有篮球场,他用父亲卖猪仔的400多元买了篮球圈,用木头做篮球架和篮球板;没有水,他筹措资金3000多元修建了一口水塘……
十年坚持,滴水成河。
瑶族同胞前来铺好了水泥地板。每到收获的季节,总会有一些大包小包的菜、米堆在他的办公桌下。
一个基金会成员捐助10万元人民币,建起180平方米的新校舍,2005年新学校落成并改名为“念恩小学”……
如今,学校已成为全县同类学校中学生数最多、教学质量最高的学校。
最近,邻县姑娘陆兰,被阮文凭的事迹所感动,与他一起当起了编外临时代课教师,并对他产生了纯真的爱情。
一条山路、一个人、一所学校,就这样紧紧联系在一起。
真爱需要行动(网友留言板)
本版“人生境界”栏目1月30日刊登了《大伟:我给盲人“讲”电影》一文,人民网网友热情留言,现摘登如下:
借助大伟们的眼睛,盲人们“看”到了电影的色彩,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领略到了生活的乐趣。
——网友 不说不快
大伟为盲人讲电影,那炽热的心灵里流淌出来的语言,像清晨的一缕阳光,照进盲人的心里,照亮盲人的生活。
——网友 黄草坪
真爱需要发现,更需要行动。和谐需要建设,更需要付出!
——网友 孙建文
给予残障者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充满更多的温馨。
——网友 徐若君
假如能把“讲”的影片如同翻译外国影片一样制作成“讲”片就能使更多的盲人欣赏电影了。
——网友 张向东
更多感人故事,尽在“人生境界·公益行动”博客http://blog.people.com.cn/blog/u/rs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