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京2月26日电 (作者黄霞王国安)“基于科教资源优势,南京已达到创新型城市的基本要求,城市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自主创新南京模式”今天下午,南京市副市长许慧玲、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等教授共同公布了这一历时一年多的研究成果。
私营企业发展的“温州模式”、乡镇企业发展的“苏南模式”、依托对外开放快速发展的苏州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大城市、地区各显神通谋求发展。然而,地处苏南板块的南京虽有科教资源禀赋优势,却未能取得优于其他地区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面对国际环境新形势,南京市政府果断决定依托南京科教资源优势,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机制,寻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模式和路径。
在这个决定的推动下,近三年来南京加大力度推进自主创新。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该市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二○○四年为百分之一点五,二○○五为百分之一点七、二○○六年为百分之一点八,高于全国百分之一点五二的平均水平。去年该市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百分之二点七以上,而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到二○一○年才能达百分之二点五。去年南京市科技进步对工业的贡献率达百分之四十六,对农业的贡献率达百分之四十七。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该市工业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二○○六年,全市高新产业实现销售收入一千五百四十点五亿元,占工业销售收入比例达百分之三十二点七。有关专家分析说,这些数据均表明南京已达到创新型城市的基本要求。该市依靠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道路,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向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模式的一个典型。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等教授把自主创新南京模式,概括为“一大平台、两个机制、三路大军、四大载体和五大领域”。具体而言,就是依托全国科教中心优势,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含军工企业)三路创新大军协同努力,借助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科学园科学城、国家级开发区为创新载体,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资源,通过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集中配置到“电、汽、化、新、服”五大高科技支柱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的城市持续发展道路。
从这个结论可看到,同样是建设创新型城市,南京模式不同于深圳模式。深圳模式的出发点和结局,都是要把自主创新模式向企业集中,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来搞创新。没太多科教资源使该市必须让自主创新面向市场,吸收全国各地和世界的科教资源。而南京是全国科教中心,其找到了依托教育资源禀赋优势整合资源,实现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创新源泉向企业技术创新顺畅转移,以此开放和吸收国内外资源的道路。其结果是,微软、郎讯、阿尔卡特、爱默生等全球二十多家跨国企业已在南京设立研发机构,美国富吉、美国华平、西班牙普凯等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纷纷入宁为高科技创业提供风险投资。中兴通讯、华为科技、东软等国内软件旗舰企业也把企业软件研发和生产基地建到南京,两三百中小企业相继跟进。外资和外地科技企业已成为南京市创新型科技企业的一支重要军队,大大增强了该市的自主创新能力。
对此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志彪教授表示,这种以官产学研互动并注重技术转移机制建设的自主创新南京模式,可为中国许多科教资源发达的特大城市建设区域性国家创新体系提供极其宝贵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