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药品市场乱象,企业谈判权需扩大
□徐立凡
一个行业和其监管者的8年“恩怨”,是郑筱萸案发后舆论热潮中的一个独特视角。
以利益为主体的关系,是现实关系中最真实、最常见的一种关系,但它不应存在于政府和企业之间。因为它不仅没有法理性,而且靠不住,并造成了恶果。特定时期之外,政府的主要职能不是追求利益,而是合理分配利益。所谓“政府自肥则社会必瘦”。具体到动荡的中国医药行业,就是企业苦不堪言,百姓怨声载道,官员纷纷落马——这个领域涉及的诸方无一获利。如果人人都在一场“零和游戏”里玩,社会和民生进步从何谈起?
对于政府和企业之间因利益往来而造成的腐败,我们已经投入了很多关注。姜伟的倾诉,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新的视角。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决定因素之一。如果两者间是一种合作框架,那么社会关系就容易和谐;如果政府和企业之间“恩怨”不已,终将涉及到百姓。
一个简单而理想的模型是,政府不介入逐利,并尊重企业的逐利本能,同时尽量帮助企业在制度化条件下生存、发展。这样,企业对社会的造血功能才会增强,并使百姓受益,最终形成政府、企业、百姓都获益的多赢格局。这个模型的主角是政府,而政府也理应在构建新型合作关系中进行主导。就当下困扰不已的药监系统而言,解决市场乱象无疑是当务之急。而这个艰巨任务,仅靠政府部门自身显然无法完成——毕竟,利益格局已然形成,没有哪一方会主动退出。要想使这个利益格局变得有序一些、合法一些,政府部门除自己改革外,还必须有更多的合作意识。
强调合作,并不意味着中央政府部门主动放弃药品集中审批权。即使在药品市场有序的美国,审批权同样高度集中。只要权力存在,就有寻租空间。问题不在于我们去“消灭”这个客观存在,而在于不让这个空间顺利运转,更不能让这个空间以“管理”的名义行罪恶之实。因此,扩大企业的谈判权,是一种可以选择的办法。比如,发布政策前,加入一个协商过程,通过公开对话、博弈等形式实现,而不是借助中介公司、贿赂官员。政府权限的“让步”,可以换回管理上的“进步”,并最终为药品市场打下一个靠“专项治理”无法实现的良好基础。一旦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框架搭建起来,药品企业和消费者目前的紧张关系才有望缓解,并使这个领域的民生,实实在在得到进步。
[上一页][1][2][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