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江海苹林福龙谢伟端
符合上班族规律
联通公司方小姐说,实施“朝九晚五”的制度后,对于现在的上班白领来说,更符合作息规律。
实施“朝九晚五”后,就不用担心每天上班的时候挤车了。
可以缓解工作压力
移动公司丁先生说,实行“朝九晚五”有很多的好处。最明显的就是以前在正常上下班的时候,交通太拥挤了,自己骑车去上班都经常找不到地方停车;不自己骑车的话,又经常赶不上公交车,好不容易来了一辆,车上又是爆挤,以后九点上班就可以避开车流、人流高峰期了。还有工作压力挺大的,如果实行“朝九晚五”,也不失为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了。
“朝九晚五”需要对应
中信银行职员陈文新认为,“朝九晚五”的实施有利有弊,从政府的角度看,实行“朝九晚五”制度,固然能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但还需要从解决道路基础设施、改善大公交等方面加强。从银行角度看,银行跟老百姓、政府息息相关,窗口单位要跟着政府时间走比较合适,如果政府部门没有实行“朝九晚五”,银行窗口单位改时间上班将不对应。从市民的角度看,虽然现在都有ATM自动取款机,下班银行还有部分人值班,一旦实施“朝九晚五”后,则所有窗口的人都要值班,服务也会更好了。从个人角度来说,中午有没有休息无所谓,另外,市区比较小,一二十分钟就到家了。
以前最怕人多挤车
银行职员林胜红说,对上班人多挤车最怕。住在城南片区,天天要乘坐公交车到城北上班,本来正常车程只要15分钟左右,但几乎每天都要提早45分钟出门等车,因为每次到7点半左右,公交车就挤满了人,挤半天都上不了车,只好再等下一趟。
刚开始以为是车次太少所致,后来才发现该路公交车不到3分钟就来一辆,但因为这时上班的人太多,而且学生们上学、老人们上公园晨练回来,与上班人群全挤在一块了,所以才挤得不行。车辆一路走,一路还要上一批批上班族,大家挤得大清早出一身汗,人挤心情就不好,结果极易发生摩擦,每天上班的好心情就消耗在上班人流车流里。
可以减少家务负担
福医大附属二院颜小姐:中午时间缩短,把中午买菜做饭的任务交给社会,可以有效地刺激餐饮业的发展,提高低技能、低收入者的就业和收入水平。一些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适当地通过午餐补贴或办非营利性质的单位食堂等方式解决午餐,一样可以增加就业机会。
8点上班让大家吃早餐像打仗一样,哪里谈得上什么科学?许多人在中午出现的身体疲惫,与早餐吃不好有直接的联系。中午回家买菜做饭,还给家庭主妇增加了很大负担。
为公众利益考虑
市人大代表陈笃恒:“朝九晚五”的作息安排,头尾各腾出1小时给员工,便于人们集中上班,集中休闲,一定意义上更加符合规模经济。
这样的制度安排,除了与国际接轨,提高社会交往中的效率以外,还在于它给了人们更充裕、更从容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同时也为服务业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对于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和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午时间难打发
某设计院办公室郭主任:对现行“朝八晚六”作息制,我认为最不好的是中午休息时间太长。像我们设计院,中午期间不得不中断与外单位的联系,停止工作。但休息时间有了,设计人员闲下来了,办公室又没有空地方给他们铺床休息,老总也担心横七竖八地躺着睡,影响办公室景观。
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某私企中层汤先生:机关单位午休2.5小时的制度产生于过去经济水平低下、生活节奏缓慢的时代,那时人们需要有较长的午间歇息回家做饭,如今泉州城市规模大、交通耗时、经济水平提高,已变得不必要和不可能了。
企业不好统一规定上下班时间,但为了生产经营的连续性,“朝九晚五”值得企业考虑。而商店、餐饮业人士会十分欢迎“朝九晚五”,这样人们有更多的工余时间逛商店、吃夜宵、喝早茶。
交通高峰期提前
鲤城交警大队林怀中教导员说,实行“朝九晚五”至少有两个好处。其一,高峰期会错开。交警经过路面调查后发现,目前,交通高峰期会出现在上午8点前,中午和下午5点半后。实行“朝九晚五”后,上午、下
午各单位的上下班时间就会错开,而中午,那些实行“朝九晚五”制度的单位很多工作人员不会回家,交通拥堵的现象会得到很大缓解。其二,市民可以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办事。
他说,实行“朝九晚五”后,交通拥堵现象会得到缓解,但是高峰期会提前到来,推迟结束。比如,上午的交通高峰期将延续到9点,而下午的高峰期将提前到下午5点。交警部门的警力安排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可以预见的是,路面民警会更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