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城市消委负责人坐镇巴蜀QQ群,在线为消费者解惑答疑
昨日上午9点至11点,南充、眉山、泸州、德阳等地消委负责人在线与网民交流,为消费者解惑答疑。网民们就火锅底料收费问题等热点向消委负责人“发难”,相关人士均一一作答。
维权·QQ热聊
热点一:吃火锅该不该收锅底费
网友“驰哥”:我觉得应该取缔火锅锅底费,这是一种行业霸王条款,隐形涨价。“锅底费收了,底料却不让顾客带走,合理不合理?”
南充市消委秘书长:南充不少火锅店收取锅底费是事先告知的,消费者用餐前应问清楚,以免消费后发生不愉快;去年下半年,南充开了意见征询会(类似于听证会)后才开始收取的,“不排除有不合理因素”。关于火锅底料能否带走,泸州市消协秘书长邱元亮认为,双方可协商解决。
热点二:
网上卖东西也要担责任
自贡“渔鱼”:我在网上买过一部手机,没用多久手机出现掉网问题。我该怎样维权?
消委:网上购买的货物同样具备商品属性,经营者同样需要承担“三包”责任。如果消费者手中有说明书、进网许可证、三包凭证、购货凭证等,经营者就该承担维修责任,消费者可向经营者所在地消委投诉。如果当地有维修点,消费者也可在三包期内前往免费维修。
热点三:
购买商品时仔细看说明
眉山“下雨了云哭了”:我在当地一家服装专卖店买了件300多元的衣服,第一次干洗就缩水、退色,商家后来告诉我“不能干洗”。
眉山市消委秘书长:衣服上都有相应标签,注明了衣服的品质和洗涤方法,这些注明可能是文字,也可能用图案表示。消费者应按标签上注明的,正确地使用或洗涤衣物。
实习记者陈炜
维权·热线直击
12315投诉火爆
昨日,南充市消委张秘书长登陆本报巴蜀读者QQ群,在线受理读者投诉;12315工作人员祝玲、黄静则现场值守热线电话,短短2个小时,共接申诉举报和咨询电话30多个,商品质量、通信和餐饮等投诉最多。
投诉:西充一男子投诉称,10多天前他购买了双红蜻蜓皮鞋,结果鞋帮脱漆掉色,商家不予处理。
处理:如果反映属实,这属于较为明显的产品质量问题,按三包规定商家应予处理。工作人员当即让西充县消委协调处理此事。
投诉:张先生投诉称,前段时间,有一家经营保健品的公司采取听课的方式搞“免费”服务,很多老人上当受骗,张的母亲购买了上万元产品,前几天发觉有问题时,对方早已人去楼空。
处理:高坪和顺庆区工商人员立即调查处理,执法人员同时提醒老年消费者,不要被商家的假相蒙蔽,一定要到正规商场购买产品,不然遭遇侵权后很难维权。记者李罡
维权·现场投诉
消费者排队咨询
本报讯 (记者李晓)3·15临近,乐山市工商局12315和消委投诉咨询服务中心热闹非凡。昨日,记者现场体验了一番。
一女士打进12315热线,称某商场打出“全场三折”的宣传横幅,她和朋友选中了一件衬衣。付钱时商家却不打折,双方吵了半天,对方只答应打九折。工作人员马上通知辖区工商所现场调查,“如果构成欺诈事实就立即依法处理”。
在消委会投诉咨询服务中心,消费者排队等候投诉。
金先生夫妇称,去年2月16日,他们购了部手机,不久出毛病了———没网络,限制服务。今年2月16日,金第五次找上门时,商家竟称“手机受潮,不符合维修条件。”消委工作人员表示,手机同一种故障维修了两次以上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按相关规定应当予以更换或退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