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3日电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福建的全国人大代表许金和呼吁,尽快制定网上购物法,规范网络经营活动,打击利用网上购物进行欺诈的行为。
中消协今年也表示,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规范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的法律法规,准入、自律和监管机制缺失,导致一些售假或行骗行为极易发生和得手,调查取证困难,投诉难以解决。
现状——网络消费投诉增多
网上交易额正在惊人地增长。记者从第三方的市场调研机构艾瑞本月公布的调查报告中获悉,截至2006年底,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312亿元,网购用户4310万,预计到2010年,网上购物的市场交易额将达到1460亿元。目前,在国内最大的个人交易网站,每天的交易金额已经超过4000万元。
网上购物在中国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走过稚嫩期,日益蓬勃,这种点击鼠标就能全球购物的方式,正在走进越来越多中国人的生活。截至2006年底,中国B2C和C2C总体交易额分别为82亿元和230亿元。
但不可否认的是,网上购物的“陷阱”相伴而生,网民上当受骗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欺骗账号、只收钱不发货、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仅让很多有足够经济能力的白领对网上购物望而却步,也打击了受骗者及其亲友对网购这种便捷消费方式的信心,更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中消协今年2月份公布的《2006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分析》中披露,网络消费的投诉增长,成为新热点。由于其交易方式的特殊性以及监管的困难,消费者投诉日渐增多,2006年互联网投诉同比增长1.1%。
原因——网店准入、自律和监管机制缺失
中消协在统计分析报告中透露,这些投诉主要表现在因为异地交易和无店铺交易,消费者无法真实了解该商品的具体情况,只能通过广告来比较鉴别,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收到的物品与宣传不符,功能欠缺,甚至是残次品。卖家提供虚假信息,收钱不发货,骗取钱财。卖出的东西不开具发票或相关凭证,不负责售后服务,退换困难。依托的网站不承担责任,推诿拖延。利用网络行骗,盗用用户名和密码。准入、自律和监管机制缺失,导致一些售假或行骗行为极易发生和得手,调查取证困难,投诉难以解决。
影响—— 13.5%的网民从未网上购物
艾瑞市场咨询调研数据显示,从未进行过网络购物的用户占比达到13.5%,这部分用户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网络购物的生力军。调查公司询问他们未购物的原因发现,习惯传统的线下实物购物方式和出于对售后服务以及商家信用的担心导致他们对网络购物望而却步。
其中,58.7%的网民2006年没进行网购是由于“未见到商品实物,不放心”,50%是由于“担心售后服务不好”,49.6%的网民是因为“商家信用难以保障”。另外,有14.6%的人是因为“周围亲朋有过失败的购物经历”。这些都清晰地表明,经过近10年发展,卖家的信用问题已经成为网上购物今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建议—— “网上购物法”应规定四个环节
许金和代表说,一些中小经营者,往往是“六无”:一无法人代表;二无工商注册;三无税务登记;四无固定场所;五无固定人员;六无商品监测。因此,他建议我国制定“网上购物法”,规范网上购物活动、打击利用网上购物进行欺诈的行为,保护网上购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据报道,许金和认为,网上购物法应规定网上购物实行定购、验货、确认、转款等四个环节。“定购,就是消费者将购物信息上传给网上商店,并将款项转到全国统一的当地金融机构作为暂收款。验货,即网上商店将货物寄至消费者后,消费者验对货物的物品、质量、数量。确认,即消费者确定交易可以执行,并上传金融机构正式将款项划转到网上经营者指定的账户。”(贺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