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昨天,本报“3.15”维权热线接到了一位市民的电话,她自称姓袁,由于受到良心的谴责,自己的精神状态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在长达30分钟的交谈中,她多次表示希望通过本报向广大市民揭露些“神奇”保健品的促销内幕。
一开始自己被别人忽悠
袁女士说,去年秋天,社区里来了一批年轻人,西装革履挺正规。他们挨家挨户地送邀请函,说在周末来车接,去市区某酒店参加老年病防治讲座。这可让这批中老年人如获至宝,现在日子过舒心了,平常没啥想法,就想健健康康地生活。既然有车接,中午还有免费午餐,下午还有车送回,去听听课也没啥不好啊。可能都抱着这种想法,小区里平常不出门的老人们,破天荒在周末全部“倾巢而出”。结果,就像过去媒体报道的那样,老人们听了堂“忽悠”课,还被查出了若干病,最让袁女士后悔的是,她把电话留给了销售人员。
为30元“好处费”丧良心
随后的日子里,袁女士不断地接到一个王姓销售人员电话,后来这人天天上门游说,但是面对近万元一个的保健床垫,袁女士仍不动声色。有一天,这个销售员改变了话题,“袁阿姨啊,我看你在这片居民里的口碑不错,你只要告诉你的邻居说我们的产品好,你的亲戚用过就可以了。你只要帮助我做成一笔单,我就给你30块的辛苦费,你看这怎么样?”
动动嘴皮子就能挣到钱?这让袁女士开心不已,想都没多想就答应了。由于袁女士平时在社区的人缘极好,很多人逢事都愿听她的意见。在她的游说之下,很多老年人都掏钱买了那家公司的产品。为了“表彰”她的突出表现,那家公司每月给她发固定工资,让她以“受益者”的身份去讲述“使用经历”。这样一个月下来,她连工资加“出场费”能挣600多元。
天价保健品险逼出人命
后来,袁女士开始觉得大家跟她打招呼的时候眼神怪怪的。于是,她偷偷地询问一名购买床垫的邻居,使用感觉怎么样,那人苦笑说“没啥感觉”。她觉得脸上开始有些挂不住了,就追问为什么大家没有说不好的。邻居的回答让她颇为难堪“谁有出来声张这事的,花了9000多块,再出来说没疗效,那还不笑死人。”
最让她触动的是,有位老人为了让他的儿女买床垫,竟然使出了上吊的“绝招”,被救下之后就哭诉儿女不孝顺,弄的一家人乱成一团。
“我现在已经不做‘托’了,但在整个社区已经没一个人跟我说话了。连儿子回家看我都躲躲闪闪的,说怕被人家戳脊梁骨,后悔啊……”说到最后,袁女士的声音已经有些哽咽。(马银涛)
|